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丨王敬彝撰,乔运亨立,这方石刻“有独异也”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703595360
动静原创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民国时期贵州地方行政组织第一次大的变革,是1913年实行的“省道县”三级制,全省分为黔中、黔东、黔西三道。其中黔西道辖原安顺府、大定府、兴义府,贞丰原属兴义府,关岭原属安顺府,因此,两地自然统归黔西道管辖。道的最高长官最初称为观察使,次年改为道尹。县的最高长官也由清代的知县改为知事,不言而明,就是要表达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和封建专制的清朝有所区别。“知事”这个词其实早在宋代就有使用,源于《荀子》中的“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即通晓事理。1923年,废除“道”,全省81县均直隶于省。1926年,省长制改为省主席制,知事也改成县长,故1913年-1926年这一时期的花江铁索桥摩崖石刻,自然而然,留下了几方头衔为“知事”的官员。

“贞丰县北界”石刻,落款:“中华民国四年六月毂旦,贞丰县知事乔运亨泐石”,“泐(lè)”同“勒”,即刻字于石。石刻题跋:“关岭县属之江外四寨,及下三马之乐坝、朵万、岜油、人(仁)榜各寨,因釐正经界,奉饬拨隶贞丰管辖,特于属境花江西岸,叩石镌字,以纪其事。”今天关岭的南部,大致被北盘江和白水河汇合包夹成一个斜V字形。江外四寨是指北盘江花江段西岸的四个寨。下三马位于关岭东南部,跋文中提到的乐坝、岜油、仁榜三地,今属望谟县石屯镇。朵万即董万,今属望谟县乐元镇。四寨均位于白水河南岸。为方便管理,黔西道组织“釐正经界”,即修订两县边界。按照跋文,关岭两江之外的八个屯寨,统一划归贞丰县管辖,故才有1915年乔运亨竖的这方“贞丰县北界”石刻。关岭早期地名,经常使用“马”,譬如上三马、下三马、募役司四马等,谓“永宁州十七马”。据乾隆三十七年(1772)关岭主管教育的训导谢庭薰解释,明代设查城站,官牧站马,以应站差,所以地之广狭,以出站马之多少,故谓地方为“马”。

“贞丰县北界”石刻拓片

另一方“花江铁练桥碑铭并序”石刻,由“修文王敬彝撰”,同样为“贞丰县知事乔运亨”立。只是时间稍晚几个月,为“中华民国四年长至日”,即1915年12月23日冬至这一天。王敬彝生于1864年,清末民初贵州文化大家。字书农,又字蔬农,号瘿叟。师从贵州学政严修,因举乡试不第,改习幕僚,以诗文著名,被云南布政史李经羲聘为总文案。辛亥革命后回黔,时在贵州省立国学讲习所任教。研读这块石刻之前,只知道王敬彝籍贯贵阳,未能具体到修文。其撰写的序文,笔落惊风雨,文采飞扬。开篇描述了花江的起源、位置和走向,云:“北盘江自滇之宣威、平夷间,东流入黔,迤逦而下,至茅口河,折入花江,通百层河,以达西粤,汇浑水江入海。其源高而流远,水汹而驶疾。”浑水江就是今天南北盘江交汇而成的红水河,是贵州望谟与广西乐业的界河,因江中泥沙浑浊而得名。

序文云:“花江其地属贞丰、关岭域,凡南笼、兴义、兴仁、贞丰诸县,与安顺、贵阳交通之道,以花江为咽喉”,强调了花江的重要性。又云,两岸“皆崇山大岭,磅礴而陡峻,怪石巉(chán)岩,与风云变幻之状,可愣可骇。”花江之“横江天堑,深于不测”,让“飞鸟失其矫迅,猿狖失其奔捷”,即便“太行孟门,不足为喻”。李白在《行路难》中,就有“太行孟门,岂云崭绝”语,此喻花江险峻坎坷。序文回顾:“清光绪时,安义镇蒋公宗汉于江狭处为铁练桥,以通往来,知政要也”。形容桥成之后,又云:“两岸飞练十数根,乃得通道。经行其上,洪涛激浪,惴惴摇人心目。盟山雄而水怒,雷殷而地发,形胜险阻之势,有独异也。”除描述险要之形胜与众不同,序文还将花江铁索桥与贵州其他几座铁索桥进行了对比,云:“黔之乌江,及重安江,与安南北盘江,也尝有铁练桥,其流虽大,其势宽平,其施工亦较易。”即花江铁索桥跨度不是最大的,但相比乌江铁索桥、重安江铁索桥、盘江铁索桥,似乎要难修些。

花江铁索桥摩崖石刻群

序文主要表达的内容,是“桥济者二十余年,顾岁久亦且可虑”,就是桥落成已经20余年,尽管可以通行,但时间太长,不免让人忧虑。花江铁索桥最后建成是1901年夏,其实没有20年。“乙卯(1915年)夏”,黔西道的首任道尹刘显潜,“以此道交通”存“桥之弛而缓者”为由,就是铁锁松弛导致安全隐患,命令贞丰知事乔运亨维修铁索桥。文中还提到一个背景,“兴义五属独立以阻绝省道,得负隅之名不值”。这里的兴义五属,指民国元年(1912)兴义府所属的兴义县、新城县丞、盘州厅、贞丰州、册亨州同五地。意思是如果因为桥不通畅,被贵州省巡按使署怪罪搞“独立王国”,就难堪不值了。值得一提的是,“花江铁练桥碑铭并序”石刻风化严重,崖面剥落劈裂,文字只能连猜带估,很多都已经不能辨识。

“花江铁练桥碑铭并序”石刻

修桥刻石的贞丰县知事是一位民国贵州名人。据《镇远人物》载,乔运亨是镇远县城关镇大菜园人,生于1878年,号筱衢。其祖上乃乾隆时期的镇远总兵乔冲标。1902年,乔运亨就读贵阳公立师范学堂。1905年考取官派留学生,先后就读东京宏文学院师范科和日本法政大学,留日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8年归国,任镇远县劝学所长(教育局长),创办镇远县官立高等小学堂,首任堂长。作为老资格的同盟会员,1911年赴贵阳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民国成立后,乔运亨赴兴仁,首任最高行政长官,当时兴仁还叫新城,次年才改名兴仁,1915年转任贞丰县知事。巧合的是,同年撰写“花江铁练桥碑铭并序”的王敬彝,1916年便赴其后尘,任兴仁县知事。1928年乔运亨任遵义县长,1931年初任安顺县长,年底转任贵州省政府参议。1940年告老还乡,1950年病逝贵阳。乔运亨长子乔光鉴,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1944年从安龙县府秘书调任兴仁县中学校长,1948年出任关岭县长,可惜未在花江铁索桥的摩崖石刻中,找到乔光鉴的名字,否则父子同框,亦为美谈。

编辑

张僡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