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我在小时候就经常听别人说起“撂棒蛇”,不算长,但很神秘,经常躲在地下,偶尔跑出来晒太阳。说这家伙在受惊扰时,不像其它蛇那样爬行,而是首尾弹跳着前进。
工作以后也听当地村民说起“撂棒蛇”,而且传得更为神奇。说这种蛇有剧毒,别说咬人必死,就算是接触到草木也可能枯死,真就像《捕蛇者说》上面描述的那样,“触草木尽死”,但又不像《捕蛇者说》里面描述的“黑质而白章”,倒是像七星鱼那样,黄麻黄麻的。诡异的是它也是弹跳着前进,在弹跳过程中身体可以脆成若干段,而断成节的身体部分会自己爬到一起,重新连接成一条完整的蛇。
说实话,在我的认知里是有些蛇在受到惊吓时会应急性地弹跳身体,但从来没有听说哪种蛇会断成若干段后还能重新组合成一条完整的蛇,这在自然生物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要说会自动断裂身体,一些昆虫、甲壳动物和壁虎都有这样的本领,为了逃避敌害,断肢或断尾逃脱,不久后又会长出来,但并不是断肢或断尾自己跑回来接上。蛇自断身体的,还没有发现过,只不过有一种蜥蜴,没有脚,样子很像蛇,会自动断尾的,它就是脆蛇蜥。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区分脆蛇蜥和蛇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脆蛇蜥是蛇蜥科蛇蜥属的爬行动物。它的体肥壮,头顶有对称大鳞,额鳞最大,近盾形,前尖后宽。脆蛇蜥的鼻鳞1枚,外鼻孔开口于鼻鳞中后部,大小不一的颊鳞11-12枚,形状各异,且排列不整齐。眼周和眼睑上有大小不一的光滑鳞片,颞鳞排列整齐,由眼向后方呈放射状排列。体色变化较大,体背浅褐色或乳白色等,且雌雄性花纹有差距。雄体背中线两侧有17-20余条不对称的翡翠色横纹及玛瑙色、黑色点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自腹侧延伸至尾端。雌体背部无鲜艳的色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起自头后延伸至腹侧。体腹面色较浅,无斑。幼体体侧自外鼻孔经眼睛、外耳孔到尾尖的整个体腹呈黑色。头顶2个醒目的黑色圆斑,似一对大眼睛,体背两侧具两纵行稀疏的小黑点。以后逐渐出现黑色背脊线,背脊线两侧形成19-20个不规则的横纹。
脆蛇蜥主要分布于中国和越南。在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在地下洞穴中生活,帮助维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渗水性,同时它们也是许多小型掠食者的猎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我将脆蛇蜥的照片给那些声称看到过“撂棒蛇”的人看,有说就是它的,有说颜色和花纹不太像的,却又不敢完全否定。我猜,可能还真就是脆蛇蜥了。虽然蛇蜥的种类不多,但不是只有一种,也是有好几种的,不同的种类花纹确实不一样。且数量较稀少,活动很隐密,不易见到,就越传越神秘了。
其实脆蛇蜥根本没有毒,也不会咬人,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可怕。它们主要以蚯蚓、蛞蝓、蜗牛、小蠕虫为食。栖息于山地的阴凉石缝间或潮湿的腐殖质里。产卵也在那里,一窝也就5-13粒卵,所以较少见。
关于脆蛇蜥,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脆蛇蜥常被捕捉,于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1日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没有毒,也不会咬人
脆蛇蜥根本没有毒,也不会咬人,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可怕。它们主要以蚯蚓、蛞蝓、蜗牛、小蠕虫为食。
最后回答⽂中问题:脆蛇蜥与蛇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有眼睑与耳孔,而蛇没有。整个身躯呈棕黄色或红棕色,背部有白色或者天蓝色横条纹。别看它整体形态像蛇,但它却是名副其实的蜥蜴,只是四肢已经完全退化。
图片拍摄:柯晓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