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盘州市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推行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任期承诺”制,督促引导驻村第一书记找准帮扶方向、拓宽帮扶思路、丰富帮扶载体,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新风貌、创造新突破、实现新作为。
“我承诺用好派出单位六盘水市工商联联系企业的优势,建立农特产品销售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我承诺发挥自身医疗行业专业优势,与派出单位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义诊、送药上门活动,建立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台账,及时提供寻医问药咨询服务、看病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办卡开药上门指导服务。”
一份份承诺,就像闪耀在山野乡间的星星之火,点亮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盘州市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工作的第一个月为“定诺月”,在充分摸清村情民意的情况下,结合自身特长和派出单位职责、资源优势,提出任期内向群众承诺事项,并在群众大会上作出任期承诺。
结合驻村第一书记的承诺事项,明确组织部门作为牵头单位,派出单位作为责任单位,乡镇(街道)作为监督主体,扣紧三方责任“链条”,积极推动责任、项目、资金、人员“四个捆绑”落实,形成“一人驻村、全员帮扶”的良好局面。
一份承诺,既是目标方向,更是责任担当。盘州市驻村第一书记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服务群众,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儿放在心上,装进脑中,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乡村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盘州市驻村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解决民生方面突出问题80个,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900件次,开展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生活困难群众走访11万人次。
鸡场坪镇塘子边村驻村第一书记方俊,利用派出单位医疗资源优势,制定了“为民服务‘四个一’”承诺——组织医疗专家上门为群众看一次病、替群众带一次药、帮群众办一张慢性病卡、搭建一个线上专家和群众交流平台。
2023年以来,他先后组织6名医疗专家上门为群众看病、帮助41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带药、帮助200余名群众办理慢性病卡,并搭建了1个线上专家和群众交流平台。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就是抓住了“牛鼻子”。旧营居委会驻村第一书记路仕康,认真践行“强村富民”的任期承诺,通过建立“驻村干部+社区干部+社区党员”的联动工作方式,组织30名党员和社区干部带头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工作。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坪地乡小树林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晏斌,利用乌蒙大草原旅游资源优势,找准“旅游+”的发展定位,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争取筹集资金1200万元,打造草莓园、葡萄园、蔬菜园、特色民宿项目等助力小树林社区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积累从150余万元增加到570余万元。
有诺必践,有诺必行,有诺必果。盘州市294名驻村第一书记用实际行动为六盘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