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下凌天不妨读读赵翼诗《凌》

动静原创撰文:周胜
1672923660

入冬以来,贵州的冻雨天气和疫情一样,渐渐进入了高峰期。在中国冻雨榜上,贵州稳居榜首。冻雨是气象用语,北方叫做“地油子”或者“流冰”,而我们普遍叫“凌”或“桐油凝”。当然,也有瓮安一带方言称“垢(音)”,只是称“凌”的更多些。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赵翼就写了一首五言古诗《凌》。

在诗的开头,赵翼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贵州下凌的景象:“侵晓望寒空,瑶华满遥甸。传是下凌天,奇景惊创见。初疑霜色皑,旋讶雪光眩。霜应碎如粉,雪亦飘为片。兹独若雾雺,稀微当空溅。粗岂同霰珠,纤不及雨线。方其濛濛下,曾弗湿衣缘。著物乃作冰,其白忽如练。是知即岚气,为寒所凝鍊。霏时色似无,触处光始现。遂令弹指间,晃朗素彩遍。山河水晶界,屋宇琉璃殿。枯枝银粟垂,老树琼花绚。”

他是第一次看到下凌,非常惊奇。清早起来看见白茫茫的一片,还以为是打霜,既而又以为是下雪,但是“霜应碎如粉,雪亦飘为片”。既不像雪霰,又不像雨珠,好像似雨雾,又不会打湿衣服,一沾到地面和物件就结成白花花的冰,“是知即岚气,为寒所凝鍊。”屋顶铺满了冰,房檐冰凌下垂,就像“琉璃殿”一样;树枝上结的冰凌如同“银粟”“琼花”,眼前简直变成了“山河水晶界”。

赵翼是在贵州威宁写的这首诗。康熙十年(1671)置黔威道,驻大定府;二十年(1681)移驻安顺府城,改贵西道;二十六年(1687)迁大定;乾隆十七年(1752)迁威宁。此时,赵翼正在贵西兵备道任上,兼辖铅厂,所以他接着写道:“一笑威宁州,铅华产本擅(州产白铅,岁八百万)。胡为不爱宝,尽出铺地面。妄语聊解颐,清晖足流眄。”赵翼将凌冻比喻为威宁盛产的白铅,这样的宝贝居然拿出来铺在地上,当然不过是说句笑话而已,山水奇景已经让人看不够了。

接着话题一转,便谈起自己的境遇了:“居非雪窖穷,谶岂木介变。繄余老儒生,瘦骨故寒健。曾踏塞上冰,喉卷朔风咽。年来宦炎荒,渐与温暖便。骤焉入严冷,那禁齿牙战。”

赵翼(1727~1814) 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十五年(1750)中举,之后在会试中三次败北。乾隆十九年(1754),参加明通榜考授内阁中书,后入直军机处,大学士傅恒很看重他。赵翼曾扈从乾隆到坝上高原“木兰秋狝”,经历过“曾踏塞上冰,喉卷朔风咽”。他说:“扈从木兰时,戎帐中无几案,率伏地起草,或以奏事黄匣作书案,而悬腕书之。”

乾隆二十六年(1761),赵翼再次参加会试,以第一名进呈。浙江仁和人胡高望名列第二,陕西韩城人王杰第三。乾隆因清朝以来陕西尚未出过状元,便将赵翼和王杰互换。赵翼只中得探花,赐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入方略馆,让赵翼引为终身遗憾。之后,曾出任乡、会试同考官、武乡试主考官。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召见赵翼道:“读书人原有不能办事者,汝在军机处久,颇能事,广西乃政简民淳之地,汝初任,留心练习,可自成好官。”擢升其为广西镇安府(今广西德保县)知府。故而赵翼在诗中说:“年来宦炎荒”。他曾经自嘲:“余出守镇安,万山中一官独尊。鼓吹日数通,出门炮声如雷。冬月巡边,舆前骑而引者凡十余,队后拥纛驺骑又十余,可谓极秀才之荣矣。”

镇安“崇山密箐,颇有瘴。然民最淳,讼狱稀简。”“在任几两年,仅两坐讼堂,郡人已叹为无留狱。”他体察民间疾苦。常平仓谷每年都是春借秋还,旧规小筐借,大筐还,吏缘为奸,老百姓“不敢怨”,赵翼即废除此弊政。镇安与安南(今越南)处处山场相连,他通过外交途经,双方勘定地界,明定条例,互不侵扰。引进顺州(今靖西)的八角树到镇安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因得罪两广总督而将被弹劾,正好朝廷特旨派赵翼去云南参赞军务,协助主帅傅恒与主将阿桂。总督便将奏疏追还,才幸免一难。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赵翼出任广州知府,“渐与温暖便。”广州和镇安相比,不仅是“蜃楼栏楯番人宅,鲛室珠玑海客艖。”而且“乃大豪富。署中食米日费二石,厨屋七间,有三大铁镬,煑水数百斛供浴,犹不给也。另设水夫六名,专赴龙泉山担烹茶之水,常以足趼告。演戏召客,月必数开筵,蜡泪成堆,履舄交错,古所谓钟鸣鼎食殆无以过。”在如此奢富的官府中,赵翼“未尝一日享华腴也。召梨园宴客,亦多命僚友代作主,”“每食仍不过鲑菜三碟、羹一碗而已。”所说“鲑(xié)菜”,是指鱼类菜肴。他亲临外国商船访察,告诫外国商人,按照两国条约规定合法经商。当时捕获海盗一百零八人。据《赵翼年谱》:“按律江洋大盗不分首从皆斩。先生念诸盗无杀人,案情尚稍轻,乃条别其轻重,杀三十八人,余皆遣戍。”

谁知好景不长,从广州一下子就迁官贵州,而且是穷困的高寒山区威宁。如此之大的落差,简直是使人“骤焉入严冷,那禁齿牙战。”他说:“出守镇安未一年,赴滇从军。在滇年余,回镇安,甫九月,调广州。在广一年,今又入黔。每一年輒易一地也。” 赵翼得到升官贵州的消息后,以母亲年事已高为由,要求解官终养,不许。只好去贵州就任:“十月朔日抵贵阳。闻官兵自滇入蜀路经威宁,余未及受代,即赴宁料理过兵”。赵翼觉得:“谶岂木介变。”人生定命难道会因树枝披冰似甲胄这样的兵象而改变?在镇安时因云南军务化凶为吉,这回看命运会否又如此安排了。

他在《檐曝杂记》中写道:“署在威宁万山巅。冬月极寒,下凌经月不止,弥望皆冰雪。”寒冷的气候是一回事,更恼火的是“穷”:“自书吏、差役、门子、轿伞夫,皆仰食于官,否则无人执役矣。书吏行文书,每日纸几番、封几函,俱列单向官请给,天下无此贫署也。两年之间,寒暄顿异若此。”穷到书吏写文书,每天用几张纸,几个信封,都要列出清单向上官请给。在“天下无此贫署”中,赵翼只能自我安慰:“所喜景奇绝,幽赏在庭院。淡素称官清,寥萧宜岁晏。因之记节物,纸窗炙冻砚。”穷地方当官易称清廉,官署寂寥正好过年。还是用火炀开冻笔砚,把眼前的所见记下来吧。

赵翼任职贵西兵备道的一年多时间里,对贵州的山水、风情极为关注,创作了100多首诗歌。其中还有两首凌冻的诗:《回威宁途次遇凌(山气着物成冰,土人谓之凌。查初白诗作另,非)》其一“槎枒老树映晶莹,王蕊琪花夜不暝。戏傍马边连冻抝,折枝声碎玉泠泠。”诗人这时显得很有些孩子气,把乘马边的冰冻树枝折下来,冰凌破碎的声音好像翠玉碰击发出的响声。其二“山高直在太清端,岚气朝凝作凌干。万树冰花似梅蕾,道人消受此清寒。”我猜测是赵翼途经今梅花山之所见:山高得好似抵近太清之天界了,树上的冰凌就像将绽的梅花,这样的清寒景况只有道士受用了。

尽管在威宁时间不长,赵翼和在镇安、广州一样,尽力干点实事。据《清史稿》载:“威宁、水城两铅厂,旧由粮道管辖,官吏恒视为利薮。及侵亏事觉,巡抚以下多罹重辟;乃改令贵西道经理。翼视事,凡短发工价,运费诸弊,剔除略尽。大吏方以是为翼功”。

赵翼确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循吏。钱大昕说:赵翼“早登馆阁,出入承明,硕学淹贯,通达古今,当时咸以公辅期之。既而出守粤徼,分臬黔南,从军瘴疠之乡,布化苗猃之域,盘根错节,游刃有余。”

乾隆三十七年(1772)十月,因为广州海盗旧案事,赵翼受弹劾被部议降一级调用。贵州巡抚图思德随即上奏挽留,学政孙士毅、布政使韦谦恒、粮道国栋都劝说他留下。 赵翼以老母年迈坚请告假回乡,终得准允辞官,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赵翼一生著作宏富,传世者共七种172卷:《廿二史札记》36卷、补遗1卷;《陔余丛考》43卷;《檐曝杂记》6卷、附1卷;《皇朝武功纪盛》4卷;《瓯北诗钞》17卷;《瓯北诗话》10卷、续2卷;《瓯北集》53卷。

赵翼亦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与钱大昕、王鸣盛并称为清代考据学派三大家。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他一生写了4800多首诗,其中七律和七绝就有三千多首。最为人知的是七绝“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实他的五言古诗很有特色,这首《凌》就可见一斑。正如钱大昕所称誉:“虽寒暑异候,南北殊方,枝叶无一相肖,要无一枝一叶不栩栩然含生趣者。此所以非汉、魏,非齐、梁,非唐,非宋,而独成为耘菘之诗也。”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