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丨这个镂空铜豆,可能是贵州最早的果篮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667268000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西汉书法家史游,在编写的儿童启蒙识字读物《急就篇》中,用老百姓只能吃“麦饭豆羹”,比喻生活的清苦。三国曹植用“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暗喻兄弟阋墙。汉代以“五谷”为主食,主流说法是稻、黍、稷、麦、菽,排名最末的菽,指的就是豆类食物。成书于西汉的《战国策·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有曰:“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意思是韩国土地贫瘠,只产麦子和大豆,老百姓的口粮就是豆饭和豆叶汤。又如汉代《春秋考异邮》中云:“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这说明至少从西汉开始,一些典籍文章就将菽与豆互通。其实“豆”最早是一种上有盘、下有足的器物,来源于象形,用来盛装食物。“豆”字的下面部分,表示器物的高脚,上面部分代表这种器物的腹部。

《尔雅·释器》载:“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就是说豆有漆木、竹子和陶土等材质。贵州威宁县中水墓葬,就出土了一些比较奇特的西汉时期陶豆。其中一件通高21厘米,盘口径25.5厘米,喇叭形底,足径17.5厘米,足上还开有三个圆形的穿孔。口沿部分立有卯口,猜测原始器物上可能有盖套合。此外,这件陶豆还带有一个桥耳手柄。另一件高11厘米,上为一个浅盘,口径12.5厘米。很明显原始器物上就没有器盖。豆足呈直筒型,径为8.5厘米。足上有三个竖条形方孔,一侧还阴刻一个像人行走的符号,笔法简单,类似战国时期“大”字的写法。威宁中水出土的陶豆都属陪葬的明器,但器型少见,与中原地区束腰细柄的圈足陶豆不尽相同,地域特色十分浓厚。特别是豆足粗大,其上特意制造的圆孔和方孔,更像古代炉具使用的通风孔。此外,这些豆上奇奇怪怪的线刻符号,至今无人破解。

西汉陶豆 威宁县中水墓葬出土

豆的器型发展,是从浅盘到深盘,腹部慢慢加深,再从无盖到有盖,下部的细柄和喇叭形圈足也呈逐渐加高的趋势,最后整体发展定型为立柱扁球形。材质则是从陶、木质等发展到铜。兴仁交乐汉墓出土的铜豆,尽管也与中原地区标准铜豆不一致,但相对威宁中水,一是时代晚,二是明显感觉受汉文化影响程度要高一些。7号汉墓出土的一件铜豆,通高28厘米。豆盘较深,为子母盘口,口径16厘米,上有弧形器盖,用一周凸弦纹将盖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盖面阴刻几组树形纹饰。盖顶立环钮,便于拿取。器腹较直,腹中部饰凸旋纹两周,下腹部向内折壁。腹下为喇叭形高圈足,底径11厘米。此外,14号墓、6号墓也出土一些铜豆,形制完全一样,只是个头稍小,大部分器盖已经缺失。关于这些铜豆的用途,除了作为墓主人的陪葬明器,还可能曾经用于祭祀场合。《礼记·明堂位》曰:“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献豆”,意思是夏朝使用没有装饰的木豆祭祀,商朝使用玉质的,周朝则还要在玉豆上进行雕刻修饰。《诗经·大雅·生民》中的“卬盛于豆,于豆于登”,也是指将祭品盛放在豆中。礼的繁体字“禮”,就包含有一个豆。这些都说明豆作为行礼之器,常常盛装食物置于供桌之上,敬奉祖先。当然,级别越高数量越多,《礼器》载“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大概相当于正部级可以使用八个,副部级可以使用六个。

东汉铜豆 兴仁交乐7号汉墓出土

《国语·吴语·勾践灭吴夫差自杀》中曰:“觞酒,豆肉,箪食”,所谓“豆肉”,就是古人将煮熟的肉切成块,或捣成肉酱,盛放在豆中。但也有一些铜豆并不适合盛放肉类,特别是肉酱。比如兴仁交乐6号汉墓与兴义万屯8号汉墓均出土的一种铜豆,称为镂空铜豆。两件铜豆大小形制一致,其中万屯8号汉墓出土的保存完好,国家二级文物,也是贵州文物等级最高的一件铜豆。这件铜豆通高10厘米,口径13厘米,腹部向下束腰,矮圈足,足径11厘米,腹侧加铸一单环耳,方便用手持握移动。与中原地区大多数镂空铜豆只是足部镂空成各种花纹不同,这件器物全身用不规则的圆孔和条形孔镂空,形似果篮,外观十分精致,非常罕见。

东汉镂空铜豆 兴义万屯8号汉墓出土

先秦时期描写兄弟之情的《常棣》一诗,有云:“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傧指摆放和陈列,这句话是指桌上摆满佳肴,兄弟俩开怀畅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笾”是竹编的豆,既然是竹编,那大概率就是镂空的,典籍描述这种豆的主要特征就是矮圈足,专门用于盛放果脯之类的食品。典籍中的记录,和万屯8号汉墓出土的镂空铜豆几乎完全吻合。那想象当年两兄弟的这桌美味,估计不仅有鱼有肉,恐怕还有时令蔬菜或水果呢。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