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为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的问题,贵州各地结合实际,推出特色暑期托管服务,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走进岑巩县的思州金钱棍传承中心,现场气氛活跃,一阵阵整齐的金钱棍敲打声让人精神振奋。小学员们正在老师带领下学习“思州金钱棍”的基础打法、身段和舞蹈技巧。
岑巩县思州金钱棍舞蹈青少年暑期专班学生 左承懿
左承懿觉得这个舞蹈很有趣,她告诉记者:“金钱棍是思州特有的文化,更应该去学习它。”
思州金钱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900多年的历史。为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岑巩县成立了“思州金钱棍传承培训中心”,并利用暑假开设金钱棍专班,传授思州金钱棍特色培训课程,让青少年成为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岑巩县思州金钱棍舞蹈青少年暑期专班老师 胡阳
岑巩县思州金钱棍舞蹈青少年暑期专班胡阳老师告诉记者,利用暑假在传承中心开办金钱棍专班,希望能够增强思州金钱棍的传承力度,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思州金钱棍文化。
在石阡,当地开设了书法、国画兴趣班,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丰富孩子们的暑期文化生活。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铺纸挥墨,一笔一画里浓缩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兴趣班的学习,也让孩子假期远离了电子产品。
学生 毛荣睿
毛荣睿在刚开始写的时候觉得有点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她获得了一些写软笔的技巧。
学生家长 罗敏
学生家长罗敏告诉记者,学国画能够让小孩子静下来,戒骄戒躁。
在暑期托管服务中,清镇市在第一实验小学、红枫三小等学校和青龙街道、站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地开办了6个暑期托管服务试点班,并选派了百余名志愿者参与托管服务,组织孩子们开展书海畅游、阳光运动、快乐足球等丰富多彩的暑假活动。
为高质量开展好暑期托管工作,清镇市共招募到教师志愿者、单位职工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累计460人,暑期托管服务惠及293个家庭417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