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你的模样丨吾心安处是彝乡

动静原创动静原创
1652837460
积分商场

像静水深流,在水底涌动;

你和我们一样,

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

茫茫人海,

你的模样,清晰而闪亮;

总有那么一点会带给人感动的力量!

专栏《你的模样》关注每一个

平凡而又不一样的你。

在很多人眼里,彝族文化古老渊远;在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王富慧的眼里,彝族文化是延续璀璨。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岁月更迭,40余年,近半个世纪的保护、寻觅与坚守,她用上万件藏品讲述着彝族文化遗产神秘而绵延的故事。

无数个清晨,总有一个身影会出现在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深处的“彝族文物古籍藏品专题馆”。打开门,一股书香扑鼻而来,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王富慧说,这是伴随她一生的幸福味道。“很亲切的味道,我要定期地来看,特别地怀旧。”

一本本古老的书籍、一件件斑驳的物件儿、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每每看着馆里这些被岁月浸染的彝族文化藏品,王富慧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儿时的故乡。

记者采访王富慧

王富慧出生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彝族乡一个偏远的彝族村落,作为彝族世袭毕摩后裔,王富慧对彝族文化最早的记忆,停留在儿时阁楼上爷爷当宝贝珍藏的那些彝文古籍里。“对彝族文化的情结是根深蒂固的。每年的大年三十,我们都要把楼上的彝文古籍拿下来,也只有那一天我们才能看到这些古籍。不过家人不在的时候,我们也会悄悄地上楼去看,感觉很神秘、很好奇。”

除了家庭的熏陶,在这个偏远的彝族村落,彝族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浸润着王富慧的心灵。从咿呀学语开始,几乎每一位彝族女孩儿都会唱彝族歌、跳彝族舞,王富慧也不例外。“村庄、故土的这种重重的音符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挑水、做农活、吃饭,都在哼歌,唱歌是从来没有间断过。”

王富慧收藏的藏品

对彝族歌舞和文化的喜爱,被长辈们看在眼里。家里排行老三的王富慧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上高中、上大学、做彝族文化的研究,这不仅是家人也是王富慧给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

然而,这条轨迹却在她19岁的时候偏离了。

那一年,为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高中还未毕业的王富慧到村里的小学当起了彝族语言老师,后来又当上了副乡长。但就是在这三年的工作中,王富慧开始了自学彝族文化。“从最基础的音标开始,一点一点的,越学越有兴趣。”

家里的经济条件慢慢好转,1984年,22岁的王富慧为自己做了一个决定:辞掉工作,重返校园。在后来的18年时间里,她辗转贵州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从一名旁听生到研究生,从彝文文献研究所资料员到教授,这一次的“转身”,王富慧走的每一步,都与她所挚爱的彝族文化研究紧紧相连。“要证实自己选择的路,彝族古籍文献研究,彝文文献研究,潜意识的觉得这才是自己的命脉和根。”

2001年,父亲因病辞世。母亲拿出了厚厚一沓父亲生前没完成的家谱交给了王富慧,叮嘱她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正是这份家谱,打开了王富慧彝族文化研究更广阔的天地。“通过整理家谱,我才知道整个我们的这种迁徙的历史、路线图,包括我们彝族的指路经等。我觉得我应该对它们有一个很好的考量,应该去深究彝族的历史和文化。”

王富慧收藏的藏品

对彝族文化的研究越深入,王富慧的思考也越深邃。在她看来,要将彝族文化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光靠彝族文献的翻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实物来印证。从此,王富慧寻觅的足迹开始遍布彝族西南各地彝区。“有毕摩的地方我都会去,有的路穿着鞋走太滑,我就把鞋脱下来穿着袜子走,‌‌晚上回来得晚,在公路边上等拖拉机、牛车、马车都是常有的事。”

从漆器、毕摩法器、马皮带,从历史文化、政治军事、古籍经书,从天文、地理、文学……历经21年的寻寻觅觅,王富慧将上万件彝族文化藏品收藏并加以保护。“我觉得我可以用实物来解读我的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除了我自己本身原来的书之外,我自己的书已经丰满到1280卷。”

为了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彝族文化,2021年5月,贵州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在学校的鼎力支持下,王富慧从自己收藏的上万件文物藏品中精选了966件,在学校图书馆开设了“彝族文物古籍藏品专题馆”,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个人收藏彝族古籍文化藏品为主题的专题馆,也成为学校乃至贵州对外展示彝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自己的“宝贝”有了家,王富慧心里安定不少。今年,王富慧即将退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习惯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它们中间,思考着这项研究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

“我就是不甘心,没有一个我觉得可以托付我的这种愿望,像我一样火辣辣地热爱工作、执着的这么一个人。”

母亲的担忧,女儿阿侯锦珠看在眼里。2018年,阿侯锦珠放弃了在北京的稳定工作,回到了母亲身边。她说,自己想成为母亲希望的那个人。“现在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一些艺术上的设计,尽量把这些彝族文化演艺提炼新的元素,能够让民族的东西它不只是局限在传统领域,它可以与现代社会去接轨,让更多的人品鉴。”

阿侯锦珠

从青春到花甲,从乡村到大学,王富慧用近半个世纪的保护、坚守与寻觅,让彝族文化遗产的璀璨生命得以延续。

小心翼翼翻动着一卷卷历经岁月洗礼的彝文古籍,哼唱起儿时的那首儿歌,王富慧知道,自己这场有关彝族文化的“苦”旅,又将启程且未来可期——“彝族文化传承是一个艰难的心路历程,但是一路走过来,我是一个文化的富翁。祖先的文化和民族的无与伦比的文化遗存,我用我的一生追逐它的脚步,我是划算的。”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贵州民族大学)

记者王雪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

张勤月

编辑

杨云婷

责编

佟文玲

编排

李佳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