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央媒看贵州丨中国妇女报:“双培养”工程让更多“她力量”扎根乡村

中国妇女报
1676943480
今天(2月21日),《中国妇女报》刊发新闻《“双培养”工程让更多“她力量”扎根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近年来,贵州省仁怀市探索实施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和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双培养”工程,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途径,吸纳更多年轻优秀人才扎根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双培养”助力领军人才发挥带头作用

“自从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每年收入很稳定,都在2万元左右,这得感谢我们的领军人才陆银芳,是她带领我们大伙一起致富……”近日,在鲁班街道八竹村赤脉泉水有限公司车间内,村民姜培伦一边搬运着灌装好的桶装水装车,一边高兴地说。

村民口中的陆银芳是八竹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市级领军人才。上任后,大多数群众对她持观望状态,也有少部分群众充满了怀疑。不信任、不放心、不服从,陆银芳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她从未退缩放弃。

为了打破群众的疑虑,她迅速进入角色,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工作上,想方设法,各个突破。然而,八竹村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该村农耕产出经济效益低,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手里没把米,唤鸡都不灵。”陆银芳感慨道。

就在她为产业发展一筹莫展时,适逢仁怀市出台政策,从村干部的优秀群体中,选拔一批市、乡、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入选的陆银芳信心倍增。

为了让领军人才带好头,仁怀市围绕“一人一策、一村一策”培养机制,帮助培养对象理思路、找项目、调资源,在土地使用、贷款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

立足于八竹村交通便捷、水资源优质,在“双培养”政策扶持下,陆银芳主动对接企业,成功引进仁怀市赤脉泉水有限公司,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吸纳33户群众入股村合作社,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2022年,我们桶装水业务产值近80万元、瓶装水近30万元,按照合作社以30%入股比例,村集体经济可新增16万元,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陆银芳介绍。

“双培养”为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储备人才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女同志担任村干部,而且成绩斐然。在‘双培养’选拔过程中,我们挑选了一定比例的女性同志,她们耐心细致,认真踏实,深得企业投资人和村民的信任。”仁怀市“双培养”专班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过程中,仁怀市还同步推进后备力量培养工程,以中职学校、党校为主要培训平台,按照“前置选调、入学跟培、跟岗学习、跟踪管理”的思路,在职校优等生中“挑一批”,在外出务工经商能人中“引一批”,在农村青年人才中“选一批”,分批次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年轻骨干培训,培训合格后将优秀毕业学员选派到村级组织、集体经济、龙头企业锻炼。

19岁的陈前芳是仁怀市九仓镇小湾村人,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20年3月,仁怀市实施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培养工程,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职校学生除了要上自己的专业课程外,每周还有乡村振兴课程,其间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开展认岗实习。”仁怀市中职学校副校长汪兴艺对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培养作了介绍。

“全家人都替我高兴,我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了。”2020年7月,陈前芳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成为九仓镇小湾村村“两委”后备干部。入职一年多,陈前芳已经参与了多项重要工作,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陈前芳被群众高票推选为小湾村村委会副主任。

在后备力量培养过程中,仁怀市采取“种子班、速成班、订单班”等方式,组织市域内专家教授,对学员进行授课并开展针对性培训,确保后备人才成为“村级组织用得着、产业基地留得住、自主产业干得好”的多面手。

截至目前,仁怀市共培养巾帼领军人才40名,308名女性后备力量,共领办创办、兴办经济实体项目30余个,“双培养”人才所在村2022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为12万元,带动3000余名群众增收。

编辑

王涛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