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水城·农业提质效|水城区刺梨“颗粒归仓”,山间“野果”变身产业致富“金果”

动静原创水城区融媒体中心
1755830640
动静原创

8月20日,水城区刺梨收购工作全面启动,当地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种植农户等合力推进“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以科技赋能、品牌共建实现刺梨产业提质增效、农户稳定增收,让山间“野果”真正变身产业致富“金果”。

走进野钟乡发射村的刺梨种植基地,只见密密麻麻的刺梨鲜果缀满了枝头,一颗颗硕大饱满、金黄诱人,空气中也弥漫着刺梨特有的清新果香,种植户们在刺梨树丛中来往穿梭,忙碌采摘金秋的田野“馈赠”,并统一运往收购点集中出售。

“我总共种了12亩刺梨,现在挂果的有5.6亩,今年的刺梨长势比去年好,挂果率比去年多,着色也比去年好。今年我预计产量应该在1.8万斤。”水城区野钟乡发射村村民李志强表示,“我们老百姓对刺梨种植非常有信心,因为种出来的刺梨不愁卖。”

自2014年起,野钟乡就率先在水城区推广刺梨种植,并持续通过政府引导、发动群众、大户承包以及退耕还林项目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动刺梨产业发展,刺梨产业也逐步成为野钟乡的富民支柱产业。2024年,野钟乡刺梨鲜果产量超1660吨,产值达996万元。

“今年,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争取800万元村集体资金用于开展刺梨收购,预计合作社净利润收益可达40万元,利益链接到各种植农户,并用于刺梨产业后续发展投入。”水城区野钟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杜洋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与贵州省刺梨协会开展深入交流合作,科学化开展刺梨种植、保鲜和初加工等技术培训,全面探索发展刺梨产业家庭作坊等产业赋能增效模式,进一步拓展刺梨产业发展链条。”

种植户们田间采摘忙,村里便民服务站旁的刺梨收购点也是热闹非凡。据介绍,自即日起至10月中下旬,初好公司将分批次对全区23个乡(镇、街道)开展刺梨鲜果巡回收购工作,统一按4元每公斤单价,对合格鲜果“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保障种植农户收益,确保全区刺梨产业在原料端的优质性。

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红介绍:“我们公司布局了采摘收购点,对人员进行培训;在车辆布局上,我们准备了50辆车负责刺梨的运输;我们还调试和维修了压榨设备,在这个丰收时节,保证每一天不少于300吨的压榨生产能力。同时,为了保证刺梨汁能够在短时间内压榨储存,我们也配套了上万平方米的冷库储存。”

集中统一收购后,深山里的刺梨鲜果会在采摘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被送到初好公司的压榨生产线,通过精深加工后成为刺梨原液。原液不仅可以直接销售,后续还将为刺梨气泡水、刺梨果冻等二十余种衍生产品提供优质原料保障。

产业发展过程中,初好公司还通过与东方甄选等平台的深度合作,持续优化畅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2024年,东方甄选平台刺梨原汁年销售达1570万瓶,相当于消耗近1亿颗刺梨果。目前,刺梨原汁已成为东方甄选最受欢迎和最畅销的自营产品之一。

东方甄选品牌发言人冯晓栗说:“其实东方甄选最初在2022年做第一次的贵州直播专场活动的时候就发现,刺梨是一个营养价值非常高的产物,它富含非常高的维C,还包括单宁、SOD和VP等重要元素,钟南山院士也对它高度赞评,我们也希望这样优秀的产品能够被更多的家庭所了解到,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认知到。在未来,我们也期待和贵州刺梨能够有更深入的合作,不管是在贵州刺梨产品的推陈出新,还是在科研方面,都希望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合作。”

如今,水城区通过政策倾斜、技术赋能、品牌培育等举措,依托初好公司的精深加工能力,畅通了刺梨从田间生产端到市场消费端的全产业链条,让刺梨身价实现倍增,带动了全区23个乡(镇、街道)的16.2万户刺梨种植户的稳定增收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记者:姜宁 田琴 陈贞良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