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考官的吕佩芬、华学澜,在邸报上得知这是贵州最后一次考八股文的乡试。从第二年开始,改为策论。四年后,随着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行的最后一次恩科乡试和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的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从三十二年(1906)起,停止科举考试,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终于寿终正寝。这样,华学澜和吕佩芬他们所选取的举人也就成了贵州最后一批应试八股文的举人。
这次乡试是庚子、辛丑两科并为一试,所以名额加倍,共选取举人正榜100人。其中贵阳府38人,遵义府13人,安顺府12人,思南府10人,都匀府9人,大定府5人,镇远府3人,思州府2人,平越州2人,普安厅2人,黎平府1人,兴义府1人,石阡府1人,松桃厅1人。第一名即解元余沅芬、遵义县学廪生,第二名谢玉泽,第三名廖福林。有个叫刘春沛的,这次已是第十次应试了,总算赶上了末班车。
考取的举人,自然是主副考官吕佩芬和华学澜的门生了,纷纷前来贡院拜见座师。同科举人统称主副考官为“座师”,称同考官为“房师”,称其余考官为“受知师”。拜见时要封红包,纳贽敬。还要给考官随从“门敬”,给茶夫“茶敬”。
这次所取举人中,有三对兄弟:平坝陈廷策、陈廷棻,贵阳王怀彝、王宗彝,还有蔡铣、蔡锦兄弟。
陈廷策,字幼苏。三十一年(1905),经贵州巡抚林绍年选派赴日留学。1910年到北京参加清廷会考,考取中书,任职于北京。民国初期,陈廷策先后三次当选国会议员。1914年,就任云南民政厅长。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部云南都督府政务厅长。1922年,任贵州财政厅长兼任贵州银行经理。其弟陈廷棻(1874-1939),字稚苏,又志苏、智苏。创办时敏学堂。任《黔报》《商报》和《贵州公报》主编、主笔。辛亥贵州军政府成立后,陈廷棻任枢密院秘书厅长。贵州宪政预备会会长,镇远道尹,贵州高等检察厅检察长、省参议会参议员等职。
王怀彝,即王延直,号仲肃,字穆若。我国现代第一位吸收国外逻辑学研究成果,撰写逻辑学教科书的著名学者,1904 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法政大学法律科兼习论理学。辛亥革命后任云南蒙自道尹,后回黔任榕江、都匀、黔西县县长及贵州省政府秘书长。所著《普通应用论理学》,对推动我国逻辑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弟王宗彝,字和叔,民国年间曾任贵州省立模范高等小学堂、贵阳县立中学校长,并在省城各中学兼课,是贵阳知名教师,曾编辑中小学课本7种11册。华学澜特意作了记载:“王怀彝昆弟九人,均长大”,其实王怀彝有兄弟姊妹十一人。王氏门中,还有王敬彝(蔬农)、王佩芬(葆彝)、王萼华等皆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和书法名家,正如王怀彝及门弟子陈恒安先生诗所云:“鹏路云天九万里,纡筹献策十三篇,师门自是文风盛,叔氏能兼武略全”。
王怀彝(延直)
在贵州最后这一批举人中,不乏贵州近代史中的风云人物,除前面所说陈廷策、陈廷棻兄弟之外,如于德坤(1874-1912),后留学日本,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与平刚一起加入同盟会,任评议员。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到东北从革命活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在京任内务部参事、国民党总部干事、贵州支部特派员,并负责筹组贵州国民党省党部。1912年9月,国民党总部派于德坤、胡德幽二人由京来黔组织支部,10月10日抵黔东的田线坪时,被贵州的刘显世派部属杀害。
又如邢端 (1883 — 1959)字冕之,号蛰人,笔名新亭野史,贵州贵阳人,1904 年甲辰科进士。曾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预备学校及东京法政大学。历任翰林院检讨、奉天八旗工厂总办、天津工业学堂监督、北洋政府工商部佥事、图书馆主任、农商部技监、矿政司司长、工商司司长、普通文官惩戒会委员、善后会议代表、井陉矿务局总办。1951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邢端
还有张绍銮,清镇人。贵州辛亥革命后,曾任贵州咨议局常驻议员。贵州国会请愿同志会代表。作为唐继尧的代表与湖北黎元洪方、湖南谭廷闿方、黔军方于洪江召开斡旋会议。熊朝滨,字渭泉,贵州黔西人,癸卯科进士,三甲34名,授刑部陕西司主事,改四川天全知州。民国初年,曾任财政厅科长,省府秘书。后任教贵山书院。参与籑修《贵州通志》。玉屏郑嘉复,后留学日本,据称对贵州响应辛亥革命做过努力。
其中也有后来贵州教育界的中坚力量,如前述王怀彝、王宗彝兄弟。又如周恭寿(1876——1950),字铭久,麻江县景阳乡人,教育家,曾留学日本,历任遵义知县、贵阳官立高等小学堂总堂长、贵州教育总会副会长、贵州省府委员,省赈济会主任、贵州教育厅长、省立贵州大学校长、国大代表等职。
再如徐天叙,曾任兴义高等小学堂堂长,1905年,带领王文华、魏正楷等13名学生前往贵阳投考贵州省公立中学,考试结果,以包揽顺序前13名的成绩被录取,名震贵州学界。参与创办时敏学堂、通省公立中学、法政学堂。路朝銮(1880—1954),别名金波,毕节人。1913年曾任北京教育部秘书,后在奉天(沈阳)同泽中学任教,抗战时期,在四川大学任教,并任四川通志馆副总纂,后又任东北大学教授。1953年,为上海文史馆最早的36名馆员之一。张泰镛,又名张玉麟,麻江人。曾补直隶州判,民国初,任清平县(今凯里市)知事,内务部民治司佥事,山东省夏津县知事。回乡出任都匀、独山、荔波等十县合立中学校长。自办成人青年私塾,称“止园学校”。李启艺,字梦龄,贵阳人,留学日本速成师范毕业,任教贵州省立女子师范。钱瑗,号效蘧,后京师大学堂师范科毕业,与王宗彝、何增崙曾任教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
路朝銮
主持岁科考试以后,一般情况下,包括门生的贽敬和地方的公饷、官员馈送的程仪,考官至少有上千两银子的收入。何德刚在《春明梦录》中说:“主考一次可得数千金,最苦如广西,只有九百金。若得乡会试房差,则专恃门生贽敬,其丰啬以门生之贫富为转移,大率不过三百金上下,亦慰情胜无耳”,同考官多少也能沾点光的。第二年,即光绪二十八年(1902)兵部右侍郎陆宝忠以顺天学政身份到开封监临,总计收入四千七百九十八两。当然这与陆宝忠本人的身份有关。曾国藩当年主考四川也收入四千七百五十一两。“穷翰林”华学澜到的是贵州这种穷地方,所以不可能有像陆宝忠、曾国藩那样的收入,不过乡试结束后,除了回程要用的路费之外,华学澜还汇回家中二千八百两银子,主考官吕佩芬则汇回三千两银子。所以这一趟考差还是值得的。不过和贵州负责接待及办供给的官员比起来,就差得远了。这位办理供给的官员“私汇六千金回籍,而声言赔累数千”,甚至把账簿“撕去数页以灭迹”“上下无不怨之”,居然还得补知县实缺。晚清官场陋习可见一斑。
主考吕佩芬后来任京城经济特科收掌官,国史馆、武英殿和起居注协修,编修处总纂、功臣馆纂修、文处行走、文渊阁校理、直隶永定河道员以及二品衔侍讲等职。华学澜次年充会试同考官,后为进士馆教务提调。三十二年(1906)被荐升,未任事而病故。
影视作品中的清代主副考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