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光者:李海艳
00:00 / -自2019年1月1日社保费征管职责划转至税务机关以来,截至2021年2月20日,贵阳市云岩区税务局负责征收的机关事业参保单位1,907户,企业参保单位20,248户,城乡居民“两险”参保人数26万余人,接到相关投诉为“零”。
作为贵州省社保费征缴任务最重、服务对象最多、工作压力最大的基层税务局,云岩区税务局“零”投诉的背后,是两年多来全体干部的不懈努力和无私付出。
李海艳
2018年10月,按照国地税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云岩区税务局成立了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股。李海艳作为这一“新”部门的首任股长,深感使命光荣之余又压力倍增。“这个‘新’有两层深刻的含义,对我而言,从工作了十年的行政岗位到业务岗位这是一次新挑战;对税务机关而言,社保费征缴是一项从未接触过的工作,这是一份新使命。”
“责任很重大,使命很光荣!”面对新身份和新部门的双“新”压力,短暂的忐忑后,李海艳欣然地接受了挑战。“我很清楚这项工作与税收工作完全不同,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要求,在毫无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压力是不言而喻的,那时候我每天都在拼命地学习业务知识。”
虽然社保非税股只是业务政策部门,但李海艳却很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保费划转初期,缴费服务才是重中之重,在工作中,李海艳与部门同事始终坚持“以服务赢认可”的理念,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
2020年5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信中写道:“贵州省税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妥有序做好划转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贵阳市云岩区税务局开展‘点对点’的缴费提醒,主动上门提供缴费政策咨询等服务,有效解决了省政协办公厅在缴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同年6月,云岩区局又接到贵州省审计厅的书面反馈,对社保缴费服务给予了高度肯定。
原来,社保费划转至税务机关征收后,税务部门的“属地管理”原则使得省审计厅以往统一缴纳的模式难以开展。得知情况后,李海艳索性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对方的经办人员,方便在下班时间仍可以第一时间交流缴费工作中的问题。
因考虑到省审计厅的特殊性,李海艳与同事为其提供了“个性化服务”,提前打印好省审计厅下属单位近200张银行端查询缴费凭证,再通知该单位经办人员前往大厅办理后续业务,后期又为其提供了“集成与整合”的延伸服务。“虽然我们部门只是负责社保费的征收,但他们在工作上的其他需求,我们也尽力协调局内其他部门帮助解决。”
既要做好对外服务,同时又要经验总结。李海艳在认真梳理社保缴费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一加一减”的服务理念。“我们税务机关在服务上做加法,以此为缴费人的缴费负担做减法,减少他们的缴费时间和缴费流程,让缴费过程更便捷。”
“一加一减”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云岩区税务局社保费征缴工作体量大,面对的情况也更复杂,为切实给缴费人减负,云岩区税务局发扬大局担当精神,服务中更加细致更加周到。“希望我们税务人的辛苦和努力,能为缴费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服务渠道“加”便捷,缴费成本“减”负担。云岩区局严格落实省、 市局的各项工作安排,畅通微信、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缴费渠道;并在办税服务大厅保留了现金缴费通道。
“我们那一个月的时间,每天的内线电话都爆满,只要我们辛苦一点,他们就会方便一点。”在2020年3月份这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月份,李海艳考虑到缴费单位经办人员可能因疫情管控不能准时到岗,在税务系统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的工作要求下,开通了“预约代申报缴费”的特别服务,凡是与云岩区税务局签订了三方协议的机关事业单位,只要通过微信群接龙、QQ截图、电话预约等方式就可在无接触、零操作的前提下完成社保缴费服务,未签订三方协议的缴费单位,也可以通过预约后,由税务机关完成申报并扫描银行端查询缴费凭证发送至预留的邮箱,缴费单位只需打印后就可以到银行完成缴费。
相互协作“加”速度,缴费环节“减”难度。2019年年末,李海艳部门接到区社保局的反馈,有一名残疾人在缴费后未及时享受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政策待遇。李海艳当即倒查后发现是该缴费人存在社保费误缴的情况,需要到社保局退费后再重缴。但考虑到该缴费人是一名重残人员,并且其父亲也已九十高龄,李海艳便立即联系大厅工作人员与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共同上门服务,帮助该缴费人完成了退费重缴手续。
在李海艳看来,自己的工作看似平凡,但却关系到千家万户。两年多来收获的肯定,也让她不断思考如何将社保费征缴服务持续优化,不懈助力打造具有云岩特色的服务品牌。
“一加一减,加的是温情,减的是负担。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服务缴费人为中心,以便捷缴费人为目标,推行‘心’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品质,用实际行动为社保费征缴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