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沉睡账户”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本次“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自2023年10月起持续1年,由各银行机构对“沉睡账户”持有人进行提醒和通知。通过“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工作,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银行账户开立情况,及时查看、使用或注销冗余账户,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沉睡账户”主要是指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开展“沉睡账户”清理工作。总的来看,多家银行对于个人长期不用账户的认定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期限,侧重近3年未发生存取款、转账、消费等动账交易。二是账户余额,多数银行倾向于把余额区间设置在零到百元之间。符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睡眠卡可能将被纳入清理范围。
多家银行目前已经开始了清理“沉睡账户”行动,有的银行通过短信或其他方式提醒持卡人,有的银行则明确,对一些“沉睡账户”进行销卡处理后将无法再恢复使用。从持卡人角度看,如果打算恢复使用那些长期不用的银行卡,在收到银行关于“沉睡账户”清理通知后,应及时回应并提供所需信息、进行存入或提取资金等操作。
“持卡人如果不打算继续使用睡眠卡,可以考虑把账户关闭,以免被银行清理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隐患。”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多家银行清理“沉睡账户”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沉睡账户”存在一定风险,如账户信息泄露等。银行需要及时清理这些未被使用的账户,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是“沉睡账户”占用了银行资源,如服务器空间、系统处理能力等,通过清理“沉睡账户”可以释放银行资源,提高运营效率。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6.21亿张,环比增长0.50%,人均持有银行卡6.81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持卡人拥有多张银行卡,有一些卡因为不常用,甚至连密码和余额都忘记了。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持卡人应积极响应这一行动,检查并管理自己的银行账户,以保障自身的财务安全和利益。“长期不用的‘沉睡账户’可能带来诈骗、洗钱等金融犯罪风险隐患,清理‘沉睡账户’是防范洗钱风险、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力度的重要方式。”兴业研究公司金融监管高级研究员陈昊说。
如何保护持卡人权益免受清理“沉睡账户”行动的影响?杜阳表示,从银行角度看,关键要准确判定“沉睡账户”问题。比如,银行要对长期不用的账户进行精准定位并优化“沉睡账户”识别模型,防止清理行动误伤客户体验。此外,在清理“沉睡账户”时,银行需要确保合规操作,保护客户的隐私和权益。总之,清理“沉睡账户”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和问题的复杂任务,银行要谨慎规划和操作,以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