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对中华老字号进行了复核,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消息一出,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人感慨惋惜,也有网友说“早该如此”。
不同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些老字号面临的尴尬处境。有人说,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劣势也在于“老”。“老”,一方面意味着多年积淀打磨了工艺、塑造了品牌、积累了声誉,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较年轻品牌,解决观念陈旧、机制落后、顾客流失等问题更为迫切。随着市场发展,产品供给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当长板不再突出、短板日渐显现,一些老字号的发展步入了十字路口。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此次复核,对不同经营、发展状况的品牌分别作出移出名录、限期整改、保留中华老字号称号等决定。这一顺应市场规律的举措,有利于确保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的成色。同时,“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也是对企业的一种警示: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新兴品牌的冲击,踟蹰不前或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注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会被市场淘汰。如何跟上市场发展节奏,交出消费者满意的答卷,是每个老字号企业在发展道路上都必须回答好的课题。
消费市场瞬息万变,但也有一条不变的准绳,消费者满意是最高目标。针对想要吃得更健康的需求,研发低糖低脂的新口味;面对需求愈发个性化,推出跨界联名的定制包装;着眼消费习惯和渠道发生的变化,积极触网直播带货……近年来,不少老字号发力新零售,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创新,推动品牌年轻化,成功探索出转型之路。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华老字号企业营业收入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双11”购物节开启当天,有85个国货品牌一开卖,销售额就破亿元。市场的反馈证明了,瞄准消费者的新需求,守正创新发展,就能把老字号的招牌越擦越亮。
作为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老字号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抓住国潮兴起的机遇,充分挖掘、活化利用文化资源,用以赋能产品质量和服务,老字号品牌才能培育更多消费新热点,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厚植竞争优势,赢得发展未来。
变则通,通则久。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优势锻长板、与时俱进补短板,坚守匠心品质、创新产品服务、提升质量水平,实现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老字号企业定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绽放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