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文物上也有千年密语……

动静原创
1723348740
文物,是岁月的印记,是文化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角落,却讲述着数万年来的故事。无论是精美的瓷器、古朴的玉器,还是庄严的青铜器,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通过文物,我们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探寻历史的脉络。让我们一起去贵州省博物馆,进入文物的世界,聆听它们讲述的古老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动静原创

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南北纷争,各政权在南中地区延续“毋赋税,以其故俗治”的政策,控制渐弱,形成《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的“晋弱夷强,七郡斗绝”局面。这一时期是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各种文化碰撞交流,形成多族共生局面。

魏晋时期,濮僚、百越、五溪蛮、氐羌等族群进一步扩散,尤以僚人为盛。成汉未年,牂柯僚人北上蜀境,至唐不绝。考古发现的这一时期的石板墓、悬棺葬、崖墓、砖室墓、石室墓等遗存,即是多族共生的实证。

贵安大松山墓群洋沟土M3

其中,石室墓在贵州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均有发现,东汉时分布于黔东北、黔北、黔中、黔西南等地区,魏晋南朝时期主要发现于黔中地区,以贵安马场镇最为集中。其特点是利用近方形或不规则石块砌筑,部分墓葬有排水沟设施。

青瓷四系罐 平坝马场平M42出土

平坝马场是迄今为止贵州发现的东晋南朝墓葬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自1965年至1966年这两年间,贵州省博物馆的考古团队在马场镇精心发掘并整理了共计16座属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古墓。这些古墓分布在马场的万人坟、熊家坡以及大松山地带。通过此次发掘,一系列精美的青瓷器、展现浓郁地方特色的金银饰品,以及功能各异的铜器和铁器等珍贵文物重见天日,它们不仅丰富了贵州省关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历史考古资料,还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因此具备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永元十六年青瓷罐 平坝马场平M37出土

图为1965年出土于贵州平坝县马场镇的永元十六年青瓷罐,为一级文物。

永元十六年青瓷罐 平坝马场平M37出土

这件刻有铭文的青陶罐,小口,溜肩,四耳(已残),深腹,平底。灰黄色胎,颇密致,肩部残留米黄色薄釉。下腹刻有三十三字隶书:

“永元十六年正月廿五日为古沈,四耳,袌面,小口,中可都酒,行贺吉祠。古沈直金甘五。”

铭文

铭文记载了该罐的制作时间、用途及价格等信息。其中,“四耳,袌面,小口”,描述了罐的形制。“中可都酒”表明其为酒器。“行贺吉祠”,意为以坛盛酒,择良辰以为春祭之贺。“古沈”即“酤坛”,即盛酒之坛。“直金廿五”,标明该器的价值。综合起来,其大意为:永元十六年(104)正月甘五日制作此件盛酒之坛。该器四耳,施釉,小口,用以盛酒,并择良辰以为春祭之贺。该件酒器值金廿五。

青瓷鸡首壶

“永元”是东汉和帝的年号,永元十六年即公元104年,但该墓出土的青瓷鸡首壶、青瓷罐等是典型南北朝遗物,表明这是一座南北朝时期墓葬,故该罐是一件祭祀用器,在行用约三百年后才随主人一起下葬。

这些字迹受到东汉永元时期盛行的简牍文书影,不拘大小,排列参差历落,别有意趣。它反映了东汉晚期到南朝时期,外地移民到云贵高原的汉族给当地族群带来了许多汉文化产物,是汉文化与原有的地方族群文化交融的重要性见证。

青瓷四系罐

青瓷四系罐

青瓷四系罐

青瓷六系罐

此外,马场出土的青瓷器也是东晋南朝墓葬出土青瓷器中的典型器物,造型美观,烧制精良,代表着当时较高的青瓷器制作水平。

部分资料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制图:王珺璐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开馆时间:2月3日起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正常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贵州省博物馆1、2、3楼3个展厅

门票:免费(微信搜索“贵州省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入馆)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记者

王珺璐

编辑

王珺璐

责编

飞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