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停留在了厕所里”!

北京晚报
1709780640
积分商场

“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停留在了厕所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调研发现,课间十分钟,孩子们走不进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被逼无奈之下只能躲进厕所里。一时间,小学生“厕所社交”成为热议话题。

“厕所社交”并非新鲜话题,前不久“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就曾引发广泛关注。打球、捉迷藏、踢毽子、跳皮筋,五彩缤纷的课间活动,曾是许多人难忘的校园记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开始被“课间圈养”,下楼“撒个欢”都成了奢望。

有媒体报道,现在不少小学都在推行所谓“文明休息”,即课间十分钟只准喝水、上厕所,不准在楼道停留,不许到操场玩耍。这个角度看,“厕所社交”其实是“消失的课间”带来的连锁反应。

孩子为何被这般“圈养”?很大程度在于大人的“安全考量”。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磕了碰了是“天大的事”,必须让老师、学校给说法、负责任。

学校这边也很是头疼:小孩自我保护能力弱,玩耍嬉戏难免有个磕碰,万一出点事谁负责?一个班三四十人,一个学校上千人,任由学生“撒欢”,哪儿管得过来?在司法实践中,学校在校园安全事故中往往会因“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被判承担赔偿责任。“怕孩子出事、怕家长‘闹事’、怕给自己找事”,于是不少学校干脆将课间管起来,为的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专家直言,“安静课间”其实是家校博弈、拉锯的结果。

校园安全当然是大事,但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到因噎废食,一味压抑小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背离了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课间要求孩子们“一静再静”,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更会催生越来越多的“小眼镜”“小胖墩”。此外,在看似“无用”的玩耍中,孩子们愉快探索,其实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建立起孩子们之间的珍贵情谊。说到底,把学生们“圈养”起来,看似只损失了短短的课间十分钟,实际上影响的却是孩子们宝贵的童年记忆,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图片来源:新华社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是各方要相互理解、相向而行。校方要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力争在安全与快乐之间寻找平衡点。家长也应将室外活动的可控风险视为孩子成长的“必修课”,遇事冷静理性。毕竟,在阳光下的欢声笑语,总比躲在厕所里搞“谍战课间”要好得多吧?有关部门更要积极作为,一边加强监督,确保全国学生课间自由活动权的落实,一边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明规定矩、厘清权责、加强引导,避免无休止的推诿扯皮。

欢声笑语的课间,同样是学校靓丽的风景。在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透透气、舒舒心,不仅是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更会给他们更健康的身心。

编辑

周黔

责编

杨霄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