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们在外面打工,我不太会用手机操作,来大厅办心里头踏实些。”一大早,家住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的74岁老人王元强和老伴来到当地政务大厅,办理退休人员年审业务。
进入大厅需要用手机扫描疫情防控二维码,这一对于年轻人来说的简单操作却变成了二老办事的“拦路虎”。“学了很多次,就是记不住!”正当二老犯难时,政务大厅志愿者上为他们提供了帮助。志愿者引导王元强来到老年人服务窗口,办理了相关业务,并手把手教老人如何用手机办理业务。“谢谢你们,想得这么周到。”王元强很感激。
“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切实提升政务服务领域老年人办事便利度。”绥阳县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付菊玲说,政务中心成立了帮办、代办志愿服务队,大厅设置有老年人服务窗口,精准服务老年群体。同时,把老年人、特殊群体服务等办事需求纳入“绿色通道”服务范围,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办事服务。
镇远县政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老人办事
随着智能化服务广泛应用,扫码出行、网上办事、掌上预约成为民众生活“标配”,但老年群体却感到“学得慢”“赶不上趟”。为了帮助老年人跟上时代节奏,贵州各地政务服务中心采取设专道、开专窗、全程陪同、上门服务等多种助老方式,满足老年人基本办事需求。
在贵阳市,除了在各政务大厅设有帮办、代办人员全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之外,还专门为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家住清镇市站街镇小坝村村民李从付老人因身体疾病,不便外出走动,无法前往镇政务大厅进行2021年养老保险认证,且家中无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办理。
得知这一情况后,站街镇政务大厅志愿服务队联系到小坝村志愿服务队队员和警务助理,一同前往李从付家中,为其做2021年养老保险认证。
“以助老、爱老、敬老为原则,转变服务方式,扎实做好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清镇市政务中心副主任王涛说,让政务服务由“上门找”变成“找上门”,让老年人办事更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