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退而不休献余热,毕节七旬老人李德超, 令人敬佩!

看见毕节
1599356520
积分商场

铁块离开炉火,会怎样?常识里的答案是:铁还会释放余热。

从贵州毕节纳雍县政协主席任上退下后,李德超接过“纳雍县关工委主任”担子,让有价值的人生时间在年复一年的付出中延长。退而不休的他,就成了喻体中离开炉火的那块铁……

凝聚退休者

纳雍县城松林路口有一幢楼,冠名“纳雍县老干部活动中心”。

在中心办公的文联、妇联、团委等先后迁出以后,整幢大楼只剩下三楼的几个房间还未关门。在这里,75岁的纳雍县关工委主任李德超老人每天仍像其它县直机关干部一样准点上班下班,让这幢大楼延续着一股热闹劲头。

李德超的办公室里,茶几上堆放着超大字号的报纸;办公桌一角,中国关工委主办的《中国火炬》杂志被李德超完完整整地保存。

从《中国火炬》杂志中,李德超了解到全国各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动态,找到方向与目标,也找到拓展路径。

运转的楼是老楼,上班的人是老人。在这几间办公室里,李德超经常与工作搭档王国鸣、李尚能“碰头”,各种创新火花不断迸发。

2007年1月,62岁的李德超从纳雍县政协主席任上退休,准备返回故乡厍东关乡享受“低碳生活”。这时,县领导上门,要他担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就这样,一块离开炉火的铁开始释放余热……

2011年7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一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表彰大会上,纳雍县关工委被表彰为先进集体(左起第7为纳雍县关工委李德超)

李德超到关工委之前,纳雍县关工委办公室唯一的工作人员董颖萍正考虑提前退休。李德超到任,按时上班下班,琢磨化人度人,董颖萍看到榜样,打消了退休念头。“李德超主任厚道,可亲,可敬,在他的鼓励下,我2014年满龄退休后又继续留下来工作。”董颖萍说。

救赎失足者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有一档栏目叫《忏悔录》。

2012年12月23日,《忏悔录》栏目播出关于纳雍一家人的节目《拯救》。

视频中,两个小孩在昆明监狱见到服刑的父母,一家四口抱头痛哭,撕心裂肺。

这一家子人来自纳雍县乐治镇。把两个小孩从乐治领到昆明探监的人,正是李德超。

李德超经常和禁毒干部打交道。得知乐治镇的这对夫妻贩毒领刑后留下一对孩子,李德超决定带孩子去昆明探监,以抚平俩孩子受伤的内心,同时规劝正在服刑的毒贩夫妻,让他们洗心革面。

2020年3月17日,服刑夫妻中的妻子刑释,第一时间来到李德超的办公室,说出了心中那个“谢”字。

何某也是一名服刑人员,在昆明监狱接受过李德超的两次帮教。刑释后,何某创办装修公司,然后找到李德超,掏心掏肺地感谢:“我在昆明服刑,几年都没个亲人去看看,见到德超主任,我就像看到亲人一样。他给了我重新做人的力量,让我有了今天。”

高墙帮教,李德超做得不少。

曾经的纳雍县强制隔离戒毒所是个“回”字形的连体建筑,墙上布满电网。每年禁毒日,李德超都会约上几个退休老人前往戒毒所,在“回”字形建筑中间的空地上,向那些戒毒青年讲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唤醒他们回头做人。

不仅在县内劝戒,他还到县外监所感化失足者。这些年,李德超多次到毕节监狱、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昆明监狱、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毕节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帮教。老人头上挺立的白发,脸上祥和的笑容,见人见事的劝导,无形中闪烁着正义、庄严、无私的光,让那些失足者肃然起敬、痛改前非。

帮助困难者

失足的,劝。困难的,帮。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在农村,各种猝不及防的天灾人祸犹如隔墙撂过来的砖头,不经意就砸到了某个不幸者的头上,让他们的家庭水深火热。

2012年6月,雍熙三小学生朱某患上恶性淋巴母细胞瘤,一路求医,让朱庆家庭一贫如洗,治疗所必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撑。

李德超了解这一情况后,发动社会捐款,共收到善款7万多元。李德超带着善款赶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充到朱某求医的账户里。有李德超的帮助,朱某如期接受治疗,很快康复。

朱某的母亲为这事很感动,更感激:“真的很感谢李爷爷,是李爷爷帮忙,才让我家孩子顺利做了两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如果没有李爷爷帮忙,我家根本就筹不了那么多钱,李爷爷的无私大爱让我终生难忘。”

2019年8月,朱某考取重庆理工学院,带着《录取通知书》专程赶到纳雍县关工委,向李德超报了喜讯。

对青少年中的特殊困难群体,李德超常常倾情相助。这些年,他带领县关工委“五老”走遍全县所有乡镇,每一站都要慰问特殊困难青少年,送去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慰问金、礼品。

摆渡求学者

不仅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宣讲毒害,李德超还在全县中小学巡回宣讲,给懵懂青少年“补课”。

李德超中小学巡讲计划上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乐治、玉龙坝、阳长、厍东关、维新……每个地方都有他关于毒品危害的宣讲声:认识,抵制,远离!

作为毒品过境地,纳雍一度是毒品“重灾区”,部分青少年缺乏毒品危害认知,不慎沦落为吸毒者,被强制收戒。“那些戒毒青年,个个帅气漂亮,可惜就走错了那么一步。”李德超在戒毒所看到的那些面孔,促使他下了学校巡讲的决心。

立功于国,立德于民,立言于世。“功”“德”“言”都是李德超校园巡讲的主旨。远离毒品是一课,爱国、孝老、尊亲又是另一课,他通过自己撰写的《学习雷锋·立德树人》《知书达理·和谐共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等宣讲文稿,在中小学生中间释放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引导他们见贤思齐,一心向善,先成人,然后成才。

纳雍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那时,李德超就是兼职的关工委首任负责人。卸任后,接过“关工委主任”担子,李德超成了“专职”,谋划把“关工委”延伸到每一触角。

到如今,机关、城镇、农村处处都有“关工委”,目前已达719个,关工委中的“五老”各尽所能,承担了教育宣讲报告员、优良传统宣传员、校外活动辅导员、法律心理咨询员、科学文化传授员、留守孩子关爱员、家庭教育指导员等角色,凝聚成一股蓬勃向上的能量,让全县100多所中小学校的16万青少年受益。

不仅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宣讲毒害,李德超还在全县中小学巡回宣讲,给懵懂青少年“补课”。

李德超中小学巡讲计划上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乐治、玉龙坝、阳长、厍东关、维新……每个地方都有他关于毒品危害的宣讲声:认识,抵制,远离!

作为毒品过境地,纳雍一度是毒品“重灾区”,部分青少年缺乏毒品危害认知,不慎沦落为吸毒者,被强制收戒。“那些戒毒青年,个个帅气漂亮,可惜就走错了那么一步。”李德超在戒毒所看到的那些面孔,促使他下了学校巡讲的决心。

立功于国,立德于民,立言于世。“功”“德”“言”都是李德超校园巡讲的主旨。远离毒品是一课,爱国、孝老、尊亲又是另一课,他通过自己撰写的《学习雷锋·立德树人》《知书达理·和谐共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等宣讲文稿,在中小学生中间释放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引导他们见贤思齐,一心向善,先成人,然后成才。

纳雍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那时,李德超就是兼职的关工委首任负责人。卸任后,接过“关工委主任”担子,李德超成了“专职”,谋划把“关工委”延伸到每一触角。

到如今,机关、城镇、农村处处都有“关工委”,目前已达719个,关工委中的“五老”各尽所能,承担了教育宣讲报告员、优良传统宣传员、校外活动辅导员、法律心理咨询员、科学文化传授员、留守孩子关爱员、家庭教育指导员等角色,凝聚成一股蓬勃向上的能量,让全县100多所中小学校的16万青少年受益。

寻找捐躯者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1953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中午,上小学的李德超在厍东关小学操场上见到了纳雍籍抗美援朝英雄刘兴文的父亲刘玉顺,第一次知道纳雍的刘兴文是个大英雄,非常崇敬。

李德超在左鸠戛乡给孩子们讲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刘兴文的故事

年少时就知道抗美援朝英雄刘兴文,可英雄遗骸不知所葬。担任县关工委主任后,他决心寻找英雄遗骸,丰富英雄故事,让英雄的事迹在青少年中久久流传、广为流传。

2016年9月11日,在辽宁省丹东市“一家亲”义工站义工崔瑞、曹东红的引领下,李德超带着刘兴文的弟弟刘凤鸣抵达丹东市振兴区烈士陵园,最终完成了寻找抗美援朝英雄刘兴文遗骸的夙愿。

从丹东市振兴区烈士陵园回来,李德超又花了近3年时间,先后查阅《血染金达莱》《烽火铁血鸭绿江》《志愿军英模功臣烈士英名录》《毕节党史资料》《壮丽史诗·巍峨丰碑》等数十种资料,找出有关刘兴文烈士的图片、文章,编写了《刘兴文》一书,作为关工委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之一印发到每个学校。

编辑:沈雨萱(实习)

编辑

龙静宜 熊娇

责编

包剑锋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