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世界睡眠日,来看古蜀人“睡眠的艺术”

央视新闻
1710978300
积分商场

人的一生有大约1/3 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所以,一张好床至关重要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我们来认识

中国目前年代最早、体量最大、

结构最为复杂、保存最为完整的

一张漆床

它,“古蜀第一床”

这是一张很长的床(2.55米)

并不是很宽(1.3米)

特别之处在于床头的角度

略微上翘 能躺能靠

床身上还有像屋顶的床帐架

让整张床透露着一种威严的王者之气

△ 数字化复原的漆床

除了内侧床身通体髹(xiū)黑漆

其他部位用朱、赭两色绘制纹饰:

商周时期流行的回首状龙纹必不可少

△ 回首状龙纹

春秋后期流行的蟠螭纹

也被工匠从青铜器上“拷贝”了过来

△ 蟠螭纹

整张漆床

既有长江中游楚器和中原青铜器的色彩

又保持着浓厚的蜀地风格

专家判断它的生产年代是战国早期

很有可能是蜀王或其家族使用的器物

因此也被称为“古蜀第一床”

科技助力文物修复

17年实现漆床华丽重生

虽然现在看这张漆床气派无比

然而它的修复之路十分漫长

△ 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大型船棺葬墓坑现场

2000年7月

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发现大型船棺葬墓坑

共出土300多块漆木器构件

由于在淤泥中泡了2000多年

这些构件严重糟朽,并处于饱水状态

△ 饱水木质文物是指在长年累月的浸泡后,木材制成的器物的含水量达到了饱和程度,导致木材当中的纤维素逐渐降解,细胞壁的支撑能力下降。虽然从整体外观来看还保持着器物的原形,但内部已经糟朽。拿手轻轻一碰就会变形、散架。成都商业街船棺葬的这批漆木器构件在出土时,含水率达到100%,甚至有的达到300%。图片来源:总台纪录片《修复“尘封”的国宝——重塑古墓奇珍》。

考古工作人员只能将它们用湿布包裹带回实验室

重新置于水中进行应急保护

而这一泡就是10年

△ 泡在溶液中保护的漆器构件

2010年

漆木器脱水保护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这300多件漆木器构件正式开始修复

仅仅是脱水环节就花费了4年时间

经历了无数次的清洗、浸泡、脱水、

阴干、塑形、修复、补色等复杂的程序之后

修复好的构件完整呈现在大家面前

△ 文物医生在修复漆木器构件

但是这些构件来自什么器物

如何才能拼起来,谁都不知道

随后,修复专家

借助计算机和3D复原技术找到了线索

首先,绘制图纸的专家测量了

构件榫头和榫孔的尺寸、构件的尺寸

并对构件表面的花纹进行测量比对

同时,绘制构件的正视图和剖面图

然后,将这些图纸录入电脑

接下来,对构件实物的扫描

形成了每个构件的3D复原图

△ 床顶盖构件和床梁构件上的神秘图案符号成组。符号相同的构件可以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

最后,根据每个构件上的神秘图案

在电脑上进行了反复模拟拼接

当一张由45个构件组成的

完整的大床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时候

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根据电脑绘制的模拟图纸

人们终于将这张漆床复原

而这离它出土已经过去了17年

漆床将成都漆器工艺发展时间

提前两三百年

汉代时,成都就是著名的漆器生产中心

四川成都、绵阳,湖南长沙马王堆等地

均出土有“成市”“成市草”等字样的漆器

(“成市”即指成都)

但成都究竟什么时候拥有漆器制造工艺无从查证

△ 漆豆,战国。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成都博物馆藏。

包括这件战国漆床在内的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的精美漆器证明

战国时古蜀国的漆器工艺已非常发达

也将成都漆器工艺发展的时间

往前整整推进了两三百年

2500多年前,能工巧匠把它创造

如今,文物医生用巧手将它复原

从巧手到巧手的背后

是对中华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扬

我们也得以尽情领略古代艺术之美

编辑

任绍文

责编

陆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