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的烛火逐渐燃尽之时,他们选择身做炬火,为医学事业奉献人间大爱。他们被医学生尊称为“无言良师”。
在遵义市凤凰山森林公园西侧入口处,有座白色的建筑物格外醒目,矗立在苍翠欲滴的山林中,空中俯瞰似层叠的同心园,仰望似一道生命之光,这就是遵义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以此纪念我们身边的“无言良师”。纪念碑上镌刻了427人的名字,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还不到1岁。
邬建国、游连峰、刘兵、李超,一个个温情的名字镌刻在纪念碑上,他们离去了,把遗体、器官捐献出来,帮助更多的人。如同晚霞,在生命的终点,仍散发着光芒,温暖世间。
“遗体捐献是我们共同的选择”
“如果我离世,请立刻拨打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们会有人来接我的。”这是72岁的老人詹道平最常念叨的一句话,也是她最后的愿望。
4年以前,与詹道平共同生活40年的老伴程俊良去世,按照生前遗愿,将遗体捐献。这是程俊良老人最后遗愿,也是夫妻俩的约定。
詹道平和丈夫程俊良
1960年,程俊良来遵义工作,遇到了詹道平,两人相濡以沫,走过40年风风雨雨。
“我们两人从未吵架,当发生不同意见时,双方就会反思,他错了就会听我的,我错了就会听他的,遗体捐献是我们共同的选择。”提起与老伴生活的点点滴滴,詹道平眼泪不自觉往下掉。
年轻时,詹道平曾从事过医学相关工作,那时便萌生了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想为医学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当时,詹道平的思想很超前,不被众人理解,包括丈夫程俊良。
共同生活的日子里,程俊良在妻子的影响下,接受了遗体捐献的想法。2012年,夫妻俩都办理了手续,成为了遵义市首批遗体捐献志愿者。
后来,程俊良罹患前列腺癌,半年后离世。妻子按照他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给了遵义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程俊良离世以后,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
现在,詹道平住进了养老院,她把市红十字会的名片用口袋包裹一层又一层,放在柜子最隐秘的地方,希望能完成和老伴最后的约定。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道光”
96岁的周家环,于2019年4月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是遵义市登记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老人家,您为什么要捐献遗体呀?”记者见到周家环时,他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拿放大镜,认真阅读报纸。尽管说话声音放到最大,周家环仍不能听清楚,最后通过女儿周兴全的转述,周家环才听清楚。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也不愿意捐献遗体,作为退伍军人,我就要改变情况,带头捐献。”周家环坦言。长在红旗下、赶上好时代,周家环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所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为此,自己节衣缩食,连续3年向遵义市红十字会捐款12万元。当时,遗体器官捐献不被很多人理解和接受,周家环看到遵义市红十字会的宣传资料,便决定捐献遗体,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道光,照亮他人。”这是周家环老人的心愿。而受捐者刘光(化名)也欲将这份大爱洒向更多的人。
“我的生命里有一半他的生命,我现在只想把这份爱接力下去。”47岁的退役军人刘光说,2020年6月,他身患尿毒症,在市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器官捐献者家属同意下,刘光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生命得到了延续。
如今,刘光不仅成为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还资助了4名贫困儿童。
据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统计,截至目前,遵义市累计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达到39938人,见证人体器官捐献393例,捐献器官1123个,眼角膜捐献48只,遗体捐献70例。
“在他们面前,我们十分渺小”
说到“无言良师”,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实验室主任杨胜波感叹道:“如果没有他们的大爱和无私,我们就不能完成医学科研项目、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在他们面前,我们十分渺小。”
杨胜波所在实验室先后完成了4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级课题研究,研究结果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贵州省医学会三等奖。
现在,这些研究成果正在转化应用,特别是皮神经分布模式研究对皮瓣移植感觉重建已经在贵州地区推广使用,无数患者受益,社会效益无法估量。
以前,很多人不愿意进行遗体捐献。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知度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愿意成为“无言良师”。杨胜波见证了这样的变化。
“5年以前,我们每年只能接收1—2例遗体捐赠;3年来,每年接收的遗体捐赠数已经突破了十位数,对医学研究意义重大。”杨胜波告诉记者。
从教30年来,杨胜波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十分尊重“无言良师”。每到清明节,都会组织学生追思、悼念,感谢他们为医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记者离开时,看见许多老师和学生正在感恩堂里敬献鲜花、鞠躬缅怀。
感恩堂的醒目处,有这样一句话:
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显得宝贵,然而,我们身边有很多遗体捐献者却战胜了短暂,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获得永恒。他们给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患者带来新的人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