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贵阳的“皇殿”究竟在哪里

动静原创撰文:周胜
1667452080

贵阳忠烈街口的历史文化墙上,有介绍忠烈街的浮雕和文字,涉及南明孙可望修宫殿的事,大意是明代永历年,孙可望挟天子以令诸侯,意图称帝,拟选址在贵阳城东门今省府路东头的忠烈街、文笔街、电台街一带建造宫殿。故这一带的老地名曾叫皇宫卡,又叫皇殿上。

其实,今忠烈街上的确有过“皇殿”或“皇宫”,只不过与孙可望无关。

所谓“皇殿”,正式的名称是“万寿宫”,是清代供奉皇帝万岁牌的生祠,中供铜铸万岁牌,亦称“龙牌”。皇帝生日称“万寿节”,“万寿宫”也由此得名,“为朝贺圣节及宣讲上谕之所”。清制,逢元旦、冬至、皇家寿辰,地方文武百官要赴万寿宫拜龙牌以示庆贺。各省省会大都建有万寿宫,如成都万寿宫即明代“都会府”,成都省府文武百官于元旦、冬至或皇家庆典时都要在此举行向龙牌朝拜大礼;道光十五年(1835)正月初一,署两江总督林则徐在南京“诣万寿宫,率文武各官行朝贺礼”。道光十八年(1838)元旦,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武昌“出诣万寿宫行庆贺礼”。长沙万寿宫于清雍正九年(1731)建在明藩王府大殿旧台基之上,也称皇殿。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星沅擢云贵总督,在昆明,正月初一“卯刻起,朝服诣万寿宫庆贺,抚学司道以下随班行礼”。冬至亦是,“卯正貂服诣万寿宫朝贺。”

道光《贵阳府志》“祠宇图记”说“大凡郡县之祠宇十”,列在首位的即万寿宫,“曰朝贺之宫,所以钦奉典礼而上尊天子也。”“万寿宫在城东北隅,学宫左。”民国《贵州通志》“建置志·公署公所·清”列在首条的也是“万寿宫”,“在城内东北隅县学宫左,……为万寿、元旦、冬至朝贺之所。”学宫即贵筑县学宫,原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所在地。万寿宫在学宫东面的城墙下,也即在今忠烈街上。

要说明的是,此万寿宫不是江西会馆所称的“万寿宫”。江西会馆所供奉的是许逊。许逊是三国时人,旌阳县的县令,又称许旌阳。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诏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加赠“万寿”,所以江西会馆也称为万寿宫。贵阳江西会馆于康熙十九年建在今中华中路。为了加以区别,供奉“万岁牌位”的万寿宫又称为“皇殿”或“皇宫”“皇庙”。

红色箭头所指即万寿宫  绿色箭头所指即江西会馆

吴振棫《黔语》中说:“贵阳三书院,一曰‘贵山’(原注:旧为阳明书院),在东门之南隅,后以皇殿(原注:三大节朝贺之所)迫近巡抚署,朝夕鼓吹鸣炮非所以示敬,遂易其地为书院而改建焉(原注:始名贵山)”。至于何时迁建,无记载。道光《贵阳府志》也说万寿宫“不知建自何年”。

据吴振棫所说,可知“皇殿”迁建与贵山书院改建同时。“皇殿”迁建在县学宫左面,即为万寿宫。道光《贵阳府志》在地图上已有标明(见上图);在《万寿宫图》中正殿匾额书“皇殿”。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丁嘉保以左庶子提督贵州学政。其 《先学士公日记》“省垣度岁记”载:道光二十八年正月初一,“诣东门内 殿阶前,”与巡抚乔用迁、布政使罗绕典、按察使吴振棫等同城各官行朝贺礼。“殿”字抬头一格,即皇殿,也就是万寿宫的正殿阶前。

《先学士公日记》“省垣度岁记”

严修《蟫香馆使黔日记》记:“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正月初一日 癸酉 阴  卯初起,赴万寿宫,藩、臬以下毕至。又刻许,署抚帅亦到。同诣正殿,阶下行礼,抚居中,学政在抚右,为一班。司道以下,各就其班之位,赞行三跪九叩礼,毕,少坐而散。出署时,先易朝服,至官厅乃易朝冠,加披肩。初到官厅相见,不揖。行礼毕易服,乃揖。”

贵阳万寿宫图

1911年《贵州省府贵阳图》中,万寿宫位置上标明“皇殿”。

乐嘉藻《辛亥秋冬日记 》记:“七月十六日(9月8日)首县差人知会,十八日至次南门外中学堂庆祝,不知何事。夜访王仁阁,始知为皇上典学事。 
  七月十七日(9月9日)早访澍园,问明日庆祝何以不在皇殿而在中学堂,澍园亦不解其故。”“眉注:后闻中丞因未接部电令,官吏庆祝而又不能竟缺,故为此权宜之计。”

所以,“皇殿上”“皇宫卡”的地名,实际上都是以供奉皇帝万岁牌的所在为方位。“皇殿上”即是指此地位于吴振棫所说原皇殿的左面;“皇宫卡”则是指通往万寿宫的路巷设置的关卡。

1911年《贵州省府贵阳图》红色箭头所指即皇殿

省会以外之府、州、县, 文武官员于公所按班行礼,仪式如省会。也有另建行礼之处万寿宫的,也称“皇殿”,如安顺就称“皇殿”。乾隆《贵州通志》载:安顺万寿宫“在西门大街,原系李将军书院。”民国《安顺府志》载:“皇殿  在西街,原为李将军书院所改。”“清制,逢元旦、冬至、国庆、国服、皇家庆典,百官例著朝服,……以殿为朝觐之所。”咸丰《兴义府志》载:“万寿宫 在府城内试院侧。按宫为万寿祝圣处。道光二十二年知府张瑛建。正中为皇殿,供奉龙牌。”道光《铜仁府志》载:“皇殿  在县学宫右。向来万寿圣节及元旦、冬至官员朝贺行礼,俱在十字街借江右会馆万寿宫,未足以昭敬,谨兹于乾隆二十七年恭建。”

辛亥鼎革,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2月23日,黄兴执掌的陆军部通令各地将“前清忠义各祠分别改建为大汉忠烈祠”。3月7日,孙中山下令将曾左李等从祀典中剔除出去,不准各地祭祀。不少地方没有祭祀曾左李等昭忠祠,便将万寿宫改为忠烈祠。湖北将皇殿(万寿宫)改为辛亥首义烈土祠;成都万寿宫将九龙万岁牌换成了辛亥革命和四川保路运动的烈士牌位,同时改称“忠烈祠”。贵阳亦是如此,将皇殿(万寿宫)改为“忠烈祠”。何时改建,暂查不到相关文献。可以确定的是因为忠烈祠在此街上,民国十九年(1930)元月21日《更改贵阳街道名称表》中将“皇殿街”更名“忠烈街”,在“备考”中注明:“皇殿已改为忠烈祠”。在1936年修正1939年制版的《贵阳城厢街市全图》上就标明了忠烈祠和忠烈街(见下图),而且在图中《贵阳市新旧街名对照表》中注明将“万寿寺”“唐家湾”更名“忠烈街”。1938年《贵阳市指南》“贵阳街名新旧对照表”中将“皇殿上”改称为忠烈街。

1939年《贵阳城厢街市全图》红色箭头所指即忠烈祠 绿色箭头所指即忠烈街

南明永历年,孙可望确实在贵阳修建了王宫。永历四年(1650),即清顺治七年,孙可望攻占贵阳。永历六年,即清顺治九年(1652),孙可望在贵阳今大十字广场地段修秦王府。永历八年,即顺治十一年(1654),孙可望称后明皇帝,改秦王府为宫殿。清初计六奇《明季南略》云:孙可望“自居贵州省城,大造宫殿,设立文武百官”。清乾隆李天根《爝火录》云:“孙可望在贵州大兴土木,建立宫殿楼观甚伟。又作行宫十余所于滇黔孔道,以备巡幸。”清初彭而述《读史亭文集》载,自宝庆(今湖南邵阳)直至贵州、云南,每一舍设孙可望行宫一所,如清平卫宫邸“熳烂魁杰,台八九层,榴花亭子布置俨雅,与靖州署同”。

清兵入黔后,不可能也不敢把孙可望的王宫作为官署,便在顺治十六年(1659)贵州巡抚赵廷臣题准将“伪王宫”改建为贡院。康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贵阳府部》记载:“贡院 旧在省城西南隅,嘉靖十四年,御史王杏题建,规模弘敞,制度完备,笔峰卓立于前,带河环绕其右,甚为得地,明末燬于贼。皇清顺治十六年,以伪秦王府改为贡院。康熙十一年,增建弥封、誊录、受卷各所并号房。”民国《贵州通志》亦据《康(熙贵州通)志》载:顺治十六年“冬十一月修贡院  以伪王宫改”。

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叛清称帝,不久病死。清·孙旭《平吴录》载:其孙吴世璠继位吴周皇帝,“以明年己未,称洪化元年,迁贵州,以贵阳府贡院为行在。”吴世璠把贡院作为行宫,可见他是知道这里是有点来头的。

绿色箭头所指处即清代贵阳贡院也即孙可望王宫所在地

孙可望在贵阳七年留下的惟一痕迹,就是甲秀楼旁翠微园里的拱南阁。大梁上还保留着“永历己未孟秋月吉旦火器营都督同知高恩建”的字样,己未年即永历九年(1655)。也有人说这里是孙可望的王宫。民国《贵州通志·金石志》载:观音寺有永历十年(1656)五月所立石碑,上记此地原为武侯祠,“巍然阁峙于巽方(东南方)”,“故国主(指孙可望)新其阁,登之周览已,指祠地是宜寺,寺宜观音”,于是高恩奉命改建为观音寺。“寺藏铁钟,永历十年铸。上有火器营总兵中军都督府右都督高恩,陕西西安府人,则恩乃秦王孙可望乡人也。”道光《贵阳府志》载:“(观音)寺门外有阁,曰拱南”。可见拱南阁并非孙可望的王宫所在。

不少老地名可能都有历史渊源,也有故事可以作为龙门阵摆一摆,或者在导游讲解时,作为逸闻趣事说一说,可以烘托一下气氛。不过,如果作为正式的历史文化介绍,恐怕就要斟酌了。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