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小蘑菇变身大产业 撑起群众增收致富伞

百姓关注
1667975640
积分商场

近年来,遵义市道真县把食用菌发展做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特色产业致富之路。眼下,道真县平模镇冯文明的蘑菇大棚,就迎来了新一轮的丰收。

1986年出生的冯文明,来自遵义市道真县平模镇。2020年,在外务工的他听说家乡建起了食用菌园区,便趁着这个机会回乡创业。

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平模镇全家坪食用菌园区 种植户 冯文明:当时想到反正都在外面打工,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创业,都能挣到钱,也能照顾到家庭,所以说还是想回来试一下。

一垛垛整齐排列的菌棒,一簇簇圆润肥美的香菇。走进棚内,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冯文明拿着手中的菌棒反复观看,高兴的对记者说着自己的致富经。

平模镇位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雨量充沛、日照充分,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天然优势。回到家乡后,冯文明在平模镇全家坪食用菌园区投入14万余元,租赁了3个食用菌标准大棚。

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平模镇全家坪食用菌园区 种植户 冯文明:我们这个棚是当地政府有合作社,他们出租给我们。4000块钱一个标准棚一季,就是从上棒到菇下架为一季。一个棚收入2万多点,一季3个棚有7万左右。

园区建立起来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食用菌种植的队伍。随着收入的增加,大伙的生活富裕起来,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平模镇全家坪食用菌园区 种植户 冯刘利:那时候就没有电气化的东西,现在电气化的这些基本上都有了。电视、冰箱洗衣机都有了。

说起现在的好日子,大伙的眉梢眼角尽是藏不住的幸福。实际上,在园区初建成时,因为经验不足,很多村民都不敢尝试种植食用菌。拥有好的资源条件,但如何才能解除老百姓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后顾之忧?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是平模镇给出的答案。

遵义市道真平模兴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冯在飞:我们是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公司是保底的。每个棚在正常情况下,按公司的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它是每个棚5块3毛的保底每一棒,每一个棚就是53000元。就是说除去所有的成本,基本上一个棚它都有1万多的利润。有了保底的保障,所以说最后这些菇农就愿意种。

合作社统一管理,企业保底收购。除此之外,企业还会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打消村民不懂技术、害怕失败的心理。

贵州省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 区域技术经理 马洪海:整个咱们道真县所有的园区,每一个园区都有一个同辉公司技术员在这。培训会每10天必须得开一次。平常我们这帮技术员每天每个棚必须得去看一遍,看看是否有毛病。

发展农业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技术指导是关键。由于道真对种植食用菌没有现成经验,县里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使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驻县发展,让各个乡镇在种植食用菌的技术上、生产上和销售上有了保障。

遵义市道真平模兴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冯在飞:我们园区一年净产值是一千二百七十几万总产值,除以成本都就有几百万的纯利。

近年来,贵州省道真县平模镇平模社区逐步壮大食用菌产业规模,形成了“一园一庄”的产业布局,共建设标准化食用菌大棚173个,发展菇农60户。此外,园区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人次,群众务工收入80万余元,可实现菇农户均增收5万余元。

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平模镇人民政府党委委员 副镇长 邹艳艳:平模镇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和帮扶单位的支持,然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进行有效衔接的道路上。立足于我们的自然资源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有效的带动了我们农民的增收致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然而,平模镇只是道真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一个缩影。截止2021年11月30日,道真全县完成菌棒生产、投放1.5亿多棒,产量8.28万吨,产值达到7.18亿元。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更是让菇农们对于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平模镇全家坪食用菌园区 种植户 冯文明:有胆子去闯了,这个是国家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机会。

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平模镇全家坪食用菌园区 种植户 冯刘利:实际上我是一个普通党员,老百姓也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和我们地方党员来带头。把我们这个地方把它发展好,发展起来。

记者:雷家豪 吴洪瑾

编辑

杨云婷

责编

杨霄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