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谭盾: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动静原创
1597565520
积分商场
谭盾: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谭盾曾说:我在学音乐史的时候发现,特别是在20世纪,音乐史都是职业作曲家创造的,因为你一到了教育体系就要做一个教育家,教育家与作曲家是拿着两把不同尺子的。教育家拿的是‘过去’的尺子,而作曲家拿的是未来那把尺子。当年在美国求学时,有老师问过谭盾你的信仰是什么,谭盾的回答是:我的信仰是音乐。艺术创作一旦面对天地,最泥土的东西也可以成为最典雅、最值得传承的东西,如果说过去的谭盾只是在找寻自己生命体验里那些正在消失的东西,那现在他正在不断在找寻根和信仰的征途中行进。

《敦煌 慈悲颂》

《敦煌慈悲颂》是谭盾为敦煌莫高窟创作的一部作品,五年之间他15次前往敦煌,在几千个洞窟和上万幅壁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他在北京的燕京图书馆看到了敦煌遗书后,又先后去了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奈良国家博物馆查找资料。然而,敦煌,“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承载了4000多年文明史,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从六祖惠能一直到玄奘心经,每幅壁画后面的故事或许都是一个家族上百年的历史,从音乐创作的结构来讲,海量资料令谭盾感到无从下手。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机缘巧合,谭盾去到了大英博物馆的地库三层,亲眼看到了敦煌手稿《心经》以及保存下来的部分舞谱和乐谱,触摸着依然散发着千年前气息的纸张,千年前的场景仿佛又浮现在他的眼前。灵感激发谭盾决定以玄奘的《心经》为中轴来创作《慈悲颂》,之后的作品里,他用了六个敦煌故事:菩提树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禅缘、心经和涅槃,来讲述东方文化背景下平等、因果、奉献、自然、心灵和彼岸的故事。

谭盾,用音乐的桥梁,将色彩斑斓的敦煌壁画再现给世人。他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以通感把绘画变成声音,比如:二胡的前身奚琴,敦煌壁画中记载了二胡在上千年前流传到中国时的样子,在《敦煌慈悲颂》作品创造里,谭盾恢复了壁画中的像奚琴这样的好几件乐器,从声音还原了最原本的敦煌音乐的风格。

而在音乐的传达方式上,谭盾选择了交响乐团和大合唱的形式。过去300年来,交响乐队的乐器从未变化,但它们演奏的音乐却在不断地、无限的变化,是音符和旋律造就了精神感触的不同变化。敦煌的洞窟,让谭盾不仅看到了美妙的壁画和音乐,也看到了中国世世代代的信仰,即使在兵荒马乱、朝代更迭的远古,也得到了强悍的坚守。因此他在艺术创作中,尝试让交响乐团奏出敦煌的音乐,用西方的音乐语言,表达中国的文化的特点,向西方人解读我们从哪里来

《武汉十二锣》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谭盾选择用《武汉十二锣》致敬疫情中的逆行者和每一位积极生活的中国人。因为,全世界最好的锣就是武汉生产的,武汉铜锣本身就是一件国际化的乐器,每一支世界知名的交响乐团中都少不了武汉铜锣的身影,武汉的锣声与整个世界都紧密相连。

2008年,谭盾和 Google/YouTube 搞了一个活动,他将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第一网络交响乐:英雄》放到了网上,全世界任何喜欢音乐的人都可以上传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的这部作品,组成一个‘YouTube 网络交响乐团,最后这个巨大的交响乐团吸引到了超过200万人参与。时隔12年,谭盾再次通过端,协同武汉、上海、纽约三地、来自15国的19位艺术家,通过5G网络和六块屏幕直播了全新作品《武汉十二锣》中国首演。 

演出一开始,乐手在位于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敲响了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传递出来自2400年前的声音。钟敲了整整十二下,编钟声渐远,谭盾走上指挥台。   在这个位于上海的实景环形舞台上,只有十二锣中的六面锣,另外六面在端,透过舞台上的屏幕呈现。纽约和上海的锣,遥相呼应。

因为疫情的原因,谭盾没有了乐队,没有了合唱团,但限制同样也是灵感的源泉,这次云演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独奏家、独唱家,东拼西凑之下,云沟通、云练习、云演奏,艰难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练。谭盾用网络连线的方式完成了这场特殊的演出。这是一场真正的云上交响,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保加利亚、法国、韩国、挪威、德国、以色列十国艺术家,于武汉、上海、纽约三地,通过5G技术在线联袂演奏。

谭盾说,在中国文化中,生命以十二为一循环,十二时辰、十二节气、十二生肖……十二响代表着祈福美好,共振生命。作品的核心是锣声,他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首演令欧洲观众落泪。当时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盼疫情早日平息,带着《武汉十二锣》回家。

《贵州聆听自然保护自然》

821日晚上8:00,在贵阳大剧院,谭盾将和他的朋友们:著名新艺术独唱家龚琳娜、音乐演奏家初初、国际打击乐明星喆喆、内蒙古原生态男声哈斯巴根一起,听水,听心,听大自然,为美丽贵州,为音乐文旅,为保护中国原生态文化发音!同时,动静客户端和广电IPTV也将进行同步在线直播。

贵州籍音乐家龚琳娜和内蒙古原生态男声哈斯巴根将合作表演《敦煌慈悲颂》中的《心经》篇章,贵阳交响乐团还将和音乐演奏家初初、国际打击乐明星喆喆共同演奏《水乐》。《水乐》被认为是谭盾最具前卫实验性色彩的作品,水即独奏乐器,通过半球型透明水盆、水管、摇水器、水锣、水音琴以及漂浮在水中的木制碗等50多种有关水的装置,以及控制水流速度等多种手段,让水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演奏出丰富美妙的旋律。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是长江、榕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贵州境内河流众多,河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59条。走进黔山大地,山隔水,水环山,山水相融,飞瀑四溅,溶洞回旋,蜿蜒奔腾,川流不息,草木生机。河流是贵州文明之源。远古时期,先祖中原逐鹿,蚩尤败北,遂南而行,顺河而上,依山而居,傍水而生,主客相睦,勤劳耕作,民族和谐,繁衍生息,融合出一篇神秘多彩的贵州文明。 起初的创作过程中,谭盾曾专门到贵州苗族村寨访问,接受苗族的敬酒,体验苗族音乐、舞蹈等,并考察贵州丹寨苗族“非遗”代表作石桥造纸技艺,感受贵州山水美景。

不仅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更孕育了悠久的中华文化,启迪了中国古代先哲们的哲学体悟与沉思。谭盾《水乐》的创作,正是受到了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哲学命题的影响,不但在风格上独树一帜,更蕴涵了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及审美观念,通过的音乐使人获得内心的自由,并希望人们提高环保意识。 

谭盾说:在中国最富有的传统中去寻找我的未来,站在传统的肩膀上我才能够看得更远。传承传统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不断的创新,重新来演奏传统,让传统点燃我们现代的精神世界,让传统成为我们创新的神奇的引擎。2018年许知远采访了大提琴王健说,我觉得谭盾真的已经做到了,他已经是一个新的理念了,他用中国的元素,西方的作曲手法,加上现代的三维理念,他创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出来。曾经,三联·中读在采访谭盾时,描述过谭盾上海工作室里挂着的两幅图,一张是圆一张是十字,那是根据他的音乐作品《复活之旅》所绘制的,其中一幅上面用英文写着:从来不会有开始,也不会有结束,只有继续。

 

撰文:耿欣

编辑

谢涵

责编

唐实

编审

耿欣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