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一场夜雨过后,一条平整的县乡道路,蜿蜒盘旋在郁郁葱葱的大山之间,道路两旁就是平塘县卡蒲毛南族群众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人口有13000多人,占了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14.2%。
石佩祥、孟仁兰夫妇都是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的村民,今年5月,家里的5亩地都种上了辣椒,从最初的种植到现在的管护,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夫妇俩通过辛勤的努力,这片辣椒地的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石佩祥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这里想种什么就种什么,都是自己用,现在学校来了,看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卖给他,也得钱来家里用,钱也得多点。”
石佩祥提到的这所学校,就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现有师生14000多人。
2017年,卡蒲毛南族乡与学院签订协议,探索“校农结合”模式,根据学校“订单”组织生产,实现了有产有销,有效解决了群众盲目种植和销售难的问题。
除了种地,石佩祥夫妇还一起在乡里的泡菜厂打工。农忙时,夫妇俩就在田里辛勤劳作,农闲时,俩人就来到泡菜厂。
“跟老公在一起工作就很幸福,他冲坛盘水,我就洗坛盘,天天在一起,很幸福。”孟仁兰说道。
这家泡菜厂时2018年乡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来的,在厂里务工的,都是当地生态移民安置点的搬迁户和贫困户。
夫妻俩不仅可以在厂里工作,地里的辣椒也不怕没人收。
石佩祥夫妇还告诉记者,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正在上大三,小女儿正在就读初一,他们想通过自己双手,一家人努力奋斗,过上更好的生活。
随着“校农结合”的不断深入推进,平塘县着力精准衔接,打造“校农结合”升级版“乡厂校店”。现在,这里已经有四家企业入驻,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实现向商品的转变,村民们也从田间地头来到了工厂,从农民变为了工人。
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乡长石通佾说:“我们今年与这家公司进行签约,全乡为它种了1000亩的辣椒。计划每亩产量在2000到3000斤左右,那么我们的收入大概就是五六百万。在校农结合平台的带动下,我们整个乡的蔬菜产业形成了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如何扩大规模、使产业更具科学化,更具可持续性是乡里干部工作的重点。去年,乡党委政府还引进了一家“中草药防感冒香囊”企业——贵州康之源民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与贵州医科大学签署协议,作为科技支撑;与省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作为有力技术支持;与当地毛南族妇女的传统手工技艺结合,作为创新手段;制成了香囊、枕头、各类包包,这样一来,不仅让毛南族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也让更多当地的绣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毛南族文化传承人周先琼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做香包是给孙子保平安的,现在好了,现在香包厂开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也得点钱,买糖哄孙,好开心。”
企业的落户,车间的生产,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
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村村民袁雪就是一个绣娘。2008年,她从毕节嫁到卡蒲毛南族乡,回想起刚到卡蒲乡毛南族乡时的情景,袁雪还记忆犹新。
“来的时候是愿意的,看到后就不愿意了,这边当时很贫穷,路、交通也不方便,还有生活方面,水这些都不方便,又没有自来水。现在从我家到上班这里十分钟就到了,也方便,有时候小孩回家可以去看一下又来上班,挺方便。”袁雪说道。
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卡蒲也早已不是袁雪记忆中的样子。2014年,国家在卡蒲集镇安置点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总投资3564.22万元,涉及全乡6个村52个村民组,新建住房213户1000人。袁雪一家人就是这200多户的其中一户,他们告别山窝窝,从新关村搬迁到了乡里的新居。
记者到的时候,袁雪高兴地向我们介绍着,“这里是我家,这边是厨房,这里是客厅,后面是卧室,三室一厅,这是我大女儿……”
索怀婷是袁雪的大女儿,今年小升初,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平塘县城不错的中学。
索怀婷说:“幸福就是搬到这里,来到这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我最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然后走出大山,来回报自己的父母。”
年级第一名、语文小状元、数学小状元……贴满了整块墙的奖状,让袁雪无比欣慰。她说,自己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山,希望女儿能多读书、走出大山,将来能回报家乡。
“十二五”以来,平塘县投入资金2.17亿元到毛南族聚居村。如今,水利基础设施随处可见;通村路、通组路四通八达;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医疗有保障;产业发展,村民用勤劳双手创造财富,铺就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