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长通电气、电缆两大产业园,百亿产值迎接“十四五”
贵州工业强省春风已来
“十四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把新型工业化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四个轮子”之首,要求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
贵州工业强省的春风已来,作为贵州民营企业5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的长通集团蓄势待发。
贵州工业崛起 长通蓄势待发
2020年3月,长通在贵阳经开区与高新区同步启动长通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长通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旨在为贵州电网特高压建设、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航空、建筑等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线缆与成套电气设备,助力贵州新型产业跨越发展。
仅仅8个月,长通两大智能化产业园区顺利完成建设,实现了从荒地到集自动化与信息化于一体的高端智能制造生产工厂的蜕变,长通“加速度”令人瞩目。
长通两大智能化产业园区
首期建设已完成
一起来看看现场靓照!
长通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 贵阳经开区重点项目
贵州长通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位于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5.3万平方米,是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水平运营”三高设计、新建的电线电缆技改扩能投资项目,也是贵州目前规模最大的电缆生产基地,贵阳经开区重点项目。
长通新曙光电缆基地航拍
如今,长通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中压车间设备进入调试阶段,低压车间试生产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后续将积极和行业同僚、相关院士、电缆研究所开展深入合作,贯彻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产业链,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引领行业发展。
长通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低压车间
到2025年,园区将成为国内一流、西南领先的大型电缆智能制造园区,预计实现年产值将达70亿元,带动1000余人就业。
长通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项目
长通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位于贵阳国家高新区,占地12.7万平方米,是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项目、贵州省2020年重大项目。
根据规划,基地年产值将达20亿元,3年内将成为西南区域极具规模的全新智能化配网开关设备制造龙头园区,引领行业需求发展及技术提升,并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入驻长通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打造产业集群,共同培育贵州电力“拳头”产品。
长通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目前,基地内西南首条钣金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该生产线能实现产品智能抓取上下料、激光切割,且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标准化、定制化生产,预计年后实现投产,相比传统单机生产,生产效率将实现翻倍增长,且空间利用率与生产安全率、节能率将大幅提高。
钣金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
此外,基地还将引入多台工业机器人参与激光焊接线、充气柜自动化生产线等生产环节,相对传统工序,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均能实现双提升。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 助推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
2021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时期。作为贵州龙头企业,长通的规划布局不仅着眼于自身企业高质高效发展,还担负着加速推动贵州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
长通两大智能化产业园区的生产设备均预留了MES、ERP等接口,使得自动化不再是单纯的自动化,而真正让自动化与制造管理、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建立了无缝连接,从而为“数字工厂”理念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产品基础。
未来,长通两大智能化产业园区还将联动上下游企业,打造生产集群,强链补链,形成完整产业链,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