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点铿锵,面具飞扬!7月21日上午,贵州安顺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广场上,伴随一场古朴豪迈的屯堡地戏,2025年“贵州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屯堡工作营”拉开帷幕。来自法国和国内各行各业的24名志愿者将开启为期两周的屯堡明代技艺古民宅——牟家院子的日常修缮工作,用双手为这座古建筑拂去尘埃,续写传承故事。
屯堡文化是明代从中原、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屯堡民居依据黔中喀斯特地貌的山地秩序,形成独特的承台式石木穿排结构。作为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屯堡文化村寨之一,云山屯保存了明、清、民国、现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
开营仪式现场
“外观上修旧如故,内部进行适居化改造,并尽量保留各个历史时期的修缮改造痕迹——留下可视化的历史痕迹。”屯堡工作营发起人、建筑师越剑介绍,屯堡工作营以“修旧如故 以存其真”的原则来进行适应性修复老房,突出原真性、可读性、整体性。本期工作营,志愿者们将在乡村匠师的指导下,参与牟家院子日常保养维护,包括场地的清理、屋顶检修、地面的维护、后院的整理等工作。本期工作营特别增加了建筑测绘环节,帮助志愿者进一步了解学习屯堡传统建筑知识。此外,还会穿插安排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和地戏的学习、屯堡聚落游学及乡村音乐会等。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丁枫表示,希望通过屯堡工作营的宣传带动效应,让更多公众了解参与到屯堡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尤其让更多本地年轻人愿意回来发展,真正使这个地方成为延续传统生活和历史空间的生活之地。
设于屯山云景点的屯堡工作营“大本营”
贵州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云峰屯堡管理分公司总经理梅天涛说,在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屯堡文化和云山屯后,先后有诸多国家和各省的志愿者和企业机构等关心和支持云山屯的保护和发展,屯堡工作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机构。此次工作营的开营不只是一次修缮,更是一场跨越国界与时空的薪火传递。
牟家院子
开营仪式现场,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向三位本地乡村匠师行拜师礼。下午,志愿者们在云山屯遗产保护工作站参加了培训课堂,系统学习了贵州乡村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接下来的修缮工作做准备。晚上,大家共同观看了独立艺术电影《脸谱》,在光影交织中进一步领略了屯堡文化的深厚内涵。
作为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已开展11年,在贵州完成了12处历史建筑的修复传习工作。期间,有来自中国、法国、希腊、英国、挪威、比利时等国家共计311名志愿者开展保护工作,81位外国人志愿者中,法国人有69位;这些老建筑在保留自身风格的同时,“变身”为咖啡屋、研学基地、艺术家工作室、遗产保护工作站等,以鲜活姿态重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游客青睐的热门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