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新石器时代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提出的,这个时间段的开始,大约距今一万年,结束则根据各地发展不同,距今五千年到两千年不等,所以我们今天形容一个地方特别原始落后时,会玩笑说这地方还处在石器时代。简单地理解,就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学会了磨制技术,并且学会将石器和木棍、动物骨角等捆绑组合在一起使用。贵州许多地方都出土了一些新石器,但要准确区分定名这些石器,还是比较复杂,没有统一的标准。比较相似且容易混淆的有石锛、石铲和石斧。如果仅作大致简单地区分,那就是石锛与石铲多为单面刃,石斧多为双面刃。石锛和石斧使用时因需要承受更重的力,因此相较石铲,个头要小一些,一般通长在15厘米以内,这样相对不容易破损。同时,石锛相较石斧,整体感觉磨制要略显精致一些。
1954年夏,贵州省博物馆陈默溪等老师到贵州西南部的兴义、盘县一带征集革命文物,在盘县平光乡石脑村调查时,顺便收集到几件石器。其中一件听老乡说,是沙陀村一个小孩从附近山上捡拾而得。这是一件双肩石锛,通长7.7厘米,肩宽5厘米,柄顶端宽2厘米,一侧微有残损。刃口宽5.2厘米,使用痕迹明显。背面微弧,正面光滑平整,厚1.3厘米。石质坚硬,通体如一团红色的水墨,瑰丽夺目,晶莹润泽,宛如玉石,当之无愧为目前贵州发现最漂亮的一件石锛。1960年,威宁县黑石头镇同样出土了一件双肩石锛,通长5厘米,斜肩,柄顶端宽2.4厘米,刃宽3.6厘米。巧合的是,这件石锛通体呈黑褐色,难道是此地盛产这种黑色的石头,故名黑石头镇?
双肩石锛 盘县沙陀村出土
双肩石锛 威宁黑石头镇出土
除了这种双肩形的石锛,1981年在平坝县飞虎山洞穴遗址,还出土了一种纵横剖面均呈梯形的石锛。这种石锛的特点是斜刃,刃口锋利。整体呈长方梯形,大小不一。较大的一件长7.5厘米,顶宽3.7厘米,刃宽4.5厘米,厚1.7厘米。器型棱角分明,正、侧、刃等各面磨制光滑。这种石锛在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飞虎山洞穴遗址新石器文化层,共出土10件,大多数顶端有残损,因此考古报告中怀疑其使用了“榫卯装柄法”,并且通过拴绑加固安装在木棍上后,劈砍使用时受损。同样器型在距今三千年左右的毕节青场镇老鸦洞遗址新石器文化层也有出土,是贵州出土石锛中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器型。
梯形石锛 平坝县飞虎山洞穴遗址出土
据贵州省考古所张兴龙撰文记录,该所在对贞丰县白层镇天生桥遗址进行发掘时,出土了一些略微上窄下宽的石锛,石材硬度非常高,刃面呈半橄榄型,整体无肩,无段,磨制光滑如玉。其中一件残长7厘米,最宽6厘米,刃口锋利,有使用疤痕。背面微凸,正面平整光滑。同飞虎山洞穴遗址出土的大多数石锛一样,顶端有残损,猜测是同样原因造成破损。同样器型的条形石锛,2002年在兴义境内也出土一件,表面光滑,长条形,上窄下宽,只是这件保存完整。通长10.6厘米,通宽4.4厘米,重136克,刃面也呈半橄榄型,刃口锋利微斜,并且有使用后的残损痕迹。
石锛 贞丰县白层镇天生桥遗址出土
石锛 兴义出土
1958年,贵州省博物馆又在水城双戛彝族乡发现两件有段石锛。所谓“有段”,就是在锛的背部偏上有横脊、凹槽或台阶,将锛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装柄部分,故称有段石锛。水城发现的这两件,其中一件器身扁平,通体精磨,上段稍窄于下段,中部隆起成脊,单面偏刃,刃口有使用痕迹,材质为黑色辉绿岩。整器通长8.4厘米,顶宽3.3厘米,刃宽4.3厘米,厚2.2厘米。另一件上段狭窄,下段宽阔,背面中部微隆,腰一侧凿有凹槽缺口,单面宽斜刃,刃口破损,材质为灰黑色玄武岩。整器通长9厘米,顶宽2.4厘米,刃宽5厘米,厚2.3厘米。
有段石锛平、剖面图 水城双戛彝族乡出土
除了上述地区,石锛在贵州的清镇、赫章等多地均有出土,可谓遍地开花。那这些“锛”跑在黔中大地的石器,具体是做什么用的呢?东汉《说文解字》载有“奔”,但其意“走也”,和使用工具扯不上任何关系。北宋官修的《集韵》,始将其作为平木器,音从“奔”,和今天削平木料的木工常用工具“锛子”意义相同。其实,由旧石器时代砍砸石器演变而来的石锛,最早可能只是用于采集野果或打斗。进入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之后,石锛也可以用于挖掘、除草或开垦等。贵州是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境内喀斯特古人类洞穴遗址众多,史前人类从潮湿阴冷的洞穴中走出,逐步开始在丛林、山坡搭建树屋或杆栏式建筑居住,这就需要一种专门的工具对木材进行加工。因此,石锛就有从农业工具逐步向专业化木工工具转变过渡的趋势。贵州发现的许多石锛,无论是有段还是无段,双肩还是无肩,梯形还是条形等,大多带有锋利的斜刃,利于平木的斜刃,反映的也许正是这种过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