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我们正青春丨航天人刘玉祥:归零再出发 从来是少年

动静原创动静原创
1652147760

——你心中闪耀的青春是什么样的?

——就像现在,为国家、为航天做贡献,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航天青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也就是在那天,我们采访到了贵州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航天科工十院十部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刘玉祥。

很多人不知道,国庆70周年受阅方队中某飞行器的设计正是出自贵州的这栋小楼——中国航天科工十院十部。楼里的航天设计师们平均年龄还不到35岁,而37岁的刘玉祥已经被同事们称为“老刘”了。他参与研制的型号先后两次参加过大阅兵。

航天科工十院十部二室主任 高级工程师 刘玉祥

“这会让你心潮澎湃吗?”面对这个问题,刘玉祥的回答让记者意外。“现在不会了。”他笑了笑之后反问:“我们达到目标只是这一步走完了,后面的路还很长,不能在这儿高兴太久,对吧?”

刘玉祥也不总是“淡定”的,看上去书生气十足的他时常“火药味儿”满满。

航天科工十院十部二室高级工程师 刘朝琪

航天科工十院十部二室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干昌浩

“我们因为技术问题是吵过,火药味很重的。”所里的高级工程师刘朝琪回忆道。“我们的探讨经常是很激烈的,有的时候拍桌子都有可能。”这一点,和刘玉祥共事十多年的研究所二室副主任干昌浩更是深有体会。不过大家知道,这些“火药味儿”都是为了集思广益,把项目做得更好。

航天飞行器设计是个系统工程,涵盖近十个专业领域,涉及上万个元器件。一旦发生未知故障,必须从零开始排查问题,这个过程也被称为 “归零”。2009年硕士毕业进入研究室工作不久,刘玉祥就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归零”。

“我们提出了很多想法,但是每次实验验证下来都是无效的,实际上感觉有点绝望。”这一次长达近400天的“归零”中,刘玉祥和团队连续攻关,做了200多次实验,就他的个人计算数据就超过50G。

这是一场体力的考验,更是心理的磨练。但是,当记者问他,会不会有一瞬间想放弃时,刘玉祥的回答是坚定的:“不会,不会有算了的想法。反而会更激发我去解决问题的兴趣或者斗志。我必须要把它搞清楚,我想去搞清楚。”

滕庚

那一刻,他的眼里发着光。就像故乡的泰山石敢当一样,从业13年的刘玉祥依然敢于较真碰硬。在老同事干昌浩眼里,刘玉祥常常是熬夜最多的那一个。“一个问题没解决,他就一个一个晚上不睡觉,都在攻关。”在新同事滕庚眼里,刘玉祥往往是最严谨的那一个。“很多我们认为不会容易发生的风险点,刘主任都会严格把控。”

而坚守,也必将迎来光芒。

时至今日,刘玉祥已经挑起大梁、担负重任,成长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青年院士后备人才”。

然而,因为征途是星辰大海,刘玉祥依然会遭遇“归零”。那是他担任副总师后第一个项目。

“团队100多人,奋斗了两年多,形成的一个方案,唯独在我们这儿卡住了。心里边就是很愧疚的,很有紧迫感,必须要把这个事情解决掉。”

依然是“假设、推翻、再假设”,依然凭着一股打不倒的韧劲儿,刘玉祥和团队用7个月重新拿出了一套方案,并试验成功。“当产品按照预定的弹道落到落点,我们终于松一口气。”想起当时试验成功的场景,刘玉祥忍不住微笑。在过去,同类型产品研发至少需要几年时间。这次的成功对于他和团队意义非凡。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质,刘玉祥日常会主动远离人群。办公室、实验室、荒漠靶场、家,是他全部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这个曾因一本军事杂志开启航天梦的山东少年,正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将青春写进我国的航天事业。

“到现在我的斗志一直在增长,对这种未知世界的探究的好奇心,也会驱使着你往前走。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跟航天事业共同成长,不断地在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海报设计:黄文甄(实习)

记者

刘粒粒 梁林杰

编辑

兰杰欣 吴雷

视频编辑

余苏阳

责编

朱彬

编排

李佳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