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全国人大代表姜涛:走上“代表通道”的贵州“大国工匠”

动静原创
1646443260

全国人大代表姜涛,是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从业35年来,他先后参与我国“长征”系列火箭零部件焊接等国家级工程,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也是一名特级技师。

今天(3月5日)上午,姜涛走上了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讲述了自己如何把工匠精神转化为科技成果,如何传承工匠精神。就在全国两会前夕,动静记者赴遵义专访了姜涛。

30多年前的笔记本

从1987年开始参加工作,姜涛就立志要当好一名工人。当时,他只有初中学历,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每天早上,姜涛都会提前来到车间练习焊接,晚上回家后,他还会用焊钳来夹着毛笔,画宽窄一致的圆形等,练习手腕的控制力。

与此同时,姜涛还购买了《焊工工艺学》等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姜涛的书架里,如今还保留得有当时的一些书籍和学习笔记。“这个笔记本有三十几年的历史了,年龄可能比你们两位记者还大呢,你看我这上面还记录得有当时我们国家钢材的分类和牌号。”姜涛笑着说。

如今,姜涛已经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手工电弧焊培训教材》等专业书籍,帮助更多的技术工人快速成长。

听声识参数

多年的电焊生涯,让姜涛的面部肤色变得黝黑,电弧也对眼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眼药水成了他随身必备的物品。而与此同时,多年的钻研和积累,也让姜涛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我对我们焊接的各项参数,早已经烂熟于心,我可以通过电弧的变化,以及电弧声音的不同,判断参数是否准确,判断焊缝是否符合要求。”

多年来,姜涛解决了数以百计的焊接难题,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合理的焊接顺序和工艺参数,制作和发明了50多件辅助焊接的工装夹具。

时代提供了大舞台

姜涛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国内的生产工艺还相对落后,所焊接的材料以黑色金属为主,这些年,随着国家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姜涛所焊接的材料也逐渐由笨重的钢铁产品变成了更轻便、更精密的各类合金产品。

而焊接使用的设备,也正在变得数字化和智能化。目前,由姜涛工作室参与研制的龙门式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等设备,已经在贵州航天天马机电公司投入使用。

“我参加工作后,正好赶上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这种发展为我们技能人员提供了一个大舞台,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技能人才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应该说,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我们。”姜涛说。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多年来,姜涛共培养了300多名优秀焊接人才,他的很多徒弟已成长为行业的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共获得9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奖项,而且曾在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上,包揽了焊接专业前三名。如今,姜涛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国家级姜涛技能大师工作室”上。

“我们因为还年轻,刚来的时候比较贪玩,但是看到我师父有这么多技能和荣誉加身,却依然那么拼。师父不是‘爬’在焊缝旁边,就是在研究资料,他的这种态度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慢慢我也找到了奋斗方向。”姜涛的徒弟易章耀说。

“我觉得被称为‘大师’,第一是要忠诚,忠于国家、忠于事业;第二技术要过硬;第三品行要够好;第四要对国家、社会有大的贡献,我师父就是这样的人,这么多年我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技术,也学会了做人。”姜涛的徒弟王晓飞说。

在诸多的荣誉面前,姜涛很谦虚:“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电焊工,工作35年就干了一件事——从事焊接工作。我获得的这些荣誉,既代表成就、也代表责任,技能大师就应该扎根一线,把技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记者

余杰 邓伟

编辑

饶妤

责编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