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安顺的“顶子”级人物在中法滇越勘界中寸土必争

动静原创撰文:周胜
1594258200

在贵阳距华家阁楼、高家花园和唐家花园很近的忠烈街深巷里,还居住过一位“顶子”级的人物,那就是刘春霖。上世纪90年代修幼儿师范时,就拆了三进的被街坊老人称之为“刘道台的公馆”,只剩下刘氏支祠依稀显示当年的模样。

刘氏支祠

晚清有两个有名的刘春霖。一个是直隶肃宁人,于光绪三十年(1904)考中状元。次年,废除科举制。这个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另一个刘春霖(1840-1913),就是曾居忠烈街的刘道台,字润民,号雨山,别号卨唐,蒙谷老人,安顺人。两个刘春霖字号也相近。一个字"润琴",一个字"润民",都有一"润"字;一个号"石云",一个号"雨山"。忠烈街的刘春霖因号"雨山",又被人误为撰甲秀楼长联的另一个安顺人刘玉山,那是楹联大家刘韫良,字玉山。

安顺刘春霖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次年二甲赐进士出身。入翰林院,授编修。光绪四年(1878)外放云南候补知府。五年(1879)担任己卯科乡试内监试官,还是候补官员。当时的云南巡抚杜瑞联大肆收受贿赂,有人问刘春霖有没有补缺的好消息,刘春霖道:“吾不能进美人,图媚事长官,好消息从何来!”

之后,刘春霖代摄广南、昭通、东川知府,开始表现出他的治理才能。十四年(1888)署昭通府试用知府时,受到光绪下旨“益加策励,勉为循良”。十五年(1889)护理迤南道(治今普洱县)。猛参、猛董土目寻衅互斗,刘春霖调解划界,平息争端。“镇边夷乱起,”云贵总督王文韶命刘春霖“分道进攻,拓地三百里”。十八年(1892)率兵“抄间道 ,出奇兵 ,摧坚捣险,扫穴擒渠”,平定张登发事件。倡捐重修普洱府龙潭堤。二十一年(1895)光绪帝发布明发上谕要各省督抚保举人才时,云贵总督崧蕃保举折中就有已任开化府(治今文山县)知府的刘春霖。二十三年(1897),以开化府知府任中方总办滇越界务分统,与界务委员彭继志,以及法方五圈官、督办中越界务委员本义德等在保胜(今云南老街)签订《滇越界约》。二十六年(1900)以道员记名。土匪预谋偷袭蒙自城 ,焚劫税关 。刘春霖率兵抗击,“危坐城垣不稍却”,最终土匪退走,保证了新开商埠蒙自的安全。

中法战争后,与法通商及交涉事宜日多,于是设临安开广道(治今蒙自市)。这个地方“汉夷杂处,事务繁剧”,“土彝种类繁多,哀牢瘴疠之乡,悉在境内,官斯土者,颇称难治”。二十七年(1901)刘春霖任临安开广道,老练沉稳,表现出较强的治理和交涉能力。署云贵总督云南巡抚丁振铎奏保请旨录用。二十九年(1903)升云南按察使。周云祥领导矿工起义,连陷临安、石屏。刘春霖扼通海,广南军蹑其后,不两月事平。赏给头品顶戴。实授云南布政使。

清代蒙自

接着,就像走马灯一样,刘春霖在布政使职位上被调来调去,担任“救火队长”的角色。光绪二十九年(1903),广西会党起事。三十年(1904)五月二十三,刘春霖由云南布政使调任广西布政使。六月,光绪谕令刘春霖统带旧部,并派黄忠浩协同到广西防剿。所需饷械由云南代垫。本来要刘春霖兼充三省营务处,后因临安府善后及滇越铁路等事须与洋员商办,又撤回了成命。当年八月二十七日即调任湖南布政使。三十一年 ( 1905 ) 正月,又调回云南任布政使 。三十三年(1907)前后两任云贵总督对其的密考考语中评价完全相反,刘春霖受到调查。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命云南布政使刘春霖开缺候闲”。二月,“命开缺云南布政使刘春霖来京豫备召见”。三月,孙中山派黄明堂、王和顺率领从镇南关撤出的起义军百余人,开赴云南边境,汇合当地会党,伺机起事。清政府又想起刘春霖了,谕“著赏假十日。假满后迅即赴滇”,帮办云南边防事务。九月谕令云南布政使刘春霖为江西布政使。

刘春霖在云南宦游三十年,以干练著称于时,颇有政声。光绪十五年(1889)到二十九年(1903),近十五年时间,刘春霖长期在烟瘴肆虐,暑热炎蒸,交通阻隔,被称为“烟瘴缺”的云南南部民族地区任职。在总办滇越界务时,随从接连染病丧命,刘春霖亦染瘴病倒,他交代众人,万一病逝,棺木太重,不易运输,不如“以大竹剖而藏之,裹以布而漆之,易为力也。”

由于和土司打交道时间较久,所以熟悉边情。《中英缅甸条款》签订后,缅甸由藩属国成为英属殖民地,清政府“于各土司处添设防兵,挑练土练”,准备建立起以防兵为主,土司参与的边防。刘春霖对土司在其中的作用看得很清楚,他指出在外患进逼的情况下,“我所恃,土司也”,“地方官者,土司之主也,防营又土司所恃”。于是在英国占领缅甸后,清政府派防营进驻腾越等土司辖地,同时授土司予土职,纳土司于边防,对巩固边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云南土司衙门

面对滇越铁路开通可能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列强入侵的潜在威胁,云南官绅认为主动开埠对通商及维护国家主权均有助益,决定在紧挨着昆明南门和东门的地段建设商埠。三十一年(1905)12月,布政使刘春霖、按察使陈灿与粮储道增厚等会同拟订出昆明《商埠工程局规条》,对工程局的用人及有关公共设施建设做了详细规定,规范和推动了昆明商埠的建设。

昆明商埠界址碑

光绪十一年(1885)爆发中法战争。十二年(1886)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派内阁学士周德润为勘界大臣,率吏部主事唐景嵩、江苏试用道叶廷眷,会同云贵总督岑毓英、云南巡抚张凯嵩办理中越界务(滇越段)勘界事宜。中方官员事先作了调查研究,并仔细查考方志舆图,掌握了大量的史实依据,而且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据理力争。最后,清政府在“有争必有让”的情形下,同意了法方的折衷方案。光绪二十三年(1897)刘春霖任中方总办滇越界务分统,和界务委员彭继志一起,与法方共同勘定边界。年近花甲的刘春霖不顾密箐深山,亲临实地勘测 ,“风骨棱棱,遇事持正 ,无迎合诡随之习”,“法员狡横特甚,恒欲侵占华界,要挟多方,寸土必争,屹不为动”。最终中法双方在边界“定线立牌”,“中划井然 ,无一退让损失,边地土司土民至今犹称颂之”。

云南保护铁路利权的运动中,云南官绅学界危机意识尤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二十七日驻滇英领事照会云贵总督,提出腾越铁路拟由缅甸修造。布政使刘春霖,按察使陈灿等与英务领事谈判,于八月初七日举行,刘春霖等坚持中方的铁路修筑权,反复辩驳三小时,英方理屈词穷,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空手而归。

辛亥革命后由刘春霖从江西回贵阳。民国二年 ( 1913)卒于家,年七十有四。他为官清廉,“兢兢以廉介自持 ,屏苞苴,却馈遗”,“清风亮节 ,人咸钦之”。同在云南为官的陈灿在《江西布政使刘公家传》说:“《黔书》云:天下之山聚于黔,其山之磊落峭拔,雄直清刚之气,一钟为巨人。近世如平远丁文诚,贵阳石侍郎,镇远谭中丞,遵义唐中丞,类皆以刚直著。”将刘春霖与丁宝桢、石赞清、谭均培、唐炯类比。云南人贵州学政陈荣昌称“藩司刘春霖、臬司陈灿皆正人”。刘春霖一生无子。民国六年 (1917),其侄子刘瑞徵在忠烈街建刘氏支祠,因刘氏是安顺人,所以在贵阳只能是建支祠。1987年刘氏支祠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昆明园通寺的石壁间,留存有刘春霖的遗迹摩崖"秀拥玉华",供人们凭吊。

编辑

曾璐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