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台老摄影机讲述广电初心——《我们的红色传家宝》

动静原创
1628769660
积分商场

传家宝里悟初心,红色基因永流传。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的一楼大厅里的台史展陈区,有一台带有斑驳痕迹的老式摄影机。这台摄影机,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是当时的贵州电视台,乃至整个贵州新闻界的“宝贝”。那时候,它是全球顶级的摄像装备,甚至有人称它为摄影机中的“劳斯莱斯”。

1968年贵州电视台建立,这台摄影机是当时国家用外汇为贵州陆续采购的7台宝来克斯摄影机之一。

用这台设备,当时的贵州电视人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这台设备也被贵州电视人细心地呵护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它依然是电视拍摄制作的主力。1984年,原贵州电视台记者赵裕福和同事,就用这台摄影机拍摄了贵州电视史上的第一部系列专题片《梵净山》,共4集全长80分钟。

赵裕福介绍说,当年拍新闻用的是100尺的胶片,只能拍两分钟素材。拍摄《梵净山》时,梵净山还没开发,爬上金顶要一天的时间,摄像机就挂在脖子上,不敢往下看,下面就是悬崖绝壁。晚上就睡在草棚子里面,非常艰苦。

这里是位于贵阳市文笔街的华家阁楼,1949年11月17日,也就是贵阳解放的第三天,解放军的军代表接管了位于这里的国民党“贵州广播电台”,并改名为“贵阳人民广播电台”,这就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的前身。解放军能顺利和完好无损地接管广播电台,是因为在贵阳解放前,电台里的地下党员就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展开了“护台运动”。贵州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从一开始就饱含着红色基因。

艰苦创业、精益求精,贵州电视人就是用这样的精神记录下了贵州在新中国历史上成长、前进的步伐。岁月在变迁、设备在升级、环境在改善,但贵州广电人的初心从未改变。

记者

孔维薇 周雅婷

编辑

谭笑

责编

李佳

编审

苏姝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