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党史学习教育“三线”精神理论研讨会今天(6月21日)在六盘水市举行。主题为“弘扬‘三线’精神,谱写幸福华章”的会议回顾了贵州从1964年到1980年的“三线”建设岁月,提出将弘扬“三线”精神与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相结合,赋予“三线”精神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会议期间,嘉宾代表们参观了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重温“三线”历史、品读“三线”故事。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电厂供电车间原党支部书记 彭海泉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电厂供电车间原党支部书记彭海泉在“三线”建设时就从湖南来到贵州六盘水,至今已有55年。他说:“当年来的时候,六盘水很多地方人迹罕至,‘三线’建设给六盘水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要传承好‘三线’精神,扎根‘三线’建设,做好本职工作。”
盘江精煤有限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 张艳东
盘江精煤有限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张艳东在参观完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后向记者介绍,“参观之后,我感到‘三线’精神就是我们的父辈用汗水和青春锻造出来的。盘江股份作为贵州省重要的能源资源型企业,一定会抓住贵州省‘四化’建设契机,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
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处副处长 刘毓麟
“以艰苦创业、无私贡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主要内涵的‘三线’精神是我们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处副处长刘毓麟说,“结合当前我们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运用各种形式宣讲‘三线’精神,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做‘三线’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
延伸阅读:云阅贵州100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