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清人《黔记》所载菜豆腐、连渣豆腐、荍灰豆腐与磨芋豆腐,其中信息值得玩味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4463120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最近读到清人李宗昉所撰《黔记》,为文通书局“黔南丛书”重排铅印本的电子版,凡四卷,札记体。重排本梅曾亮序略载作者事迹,似亦爱民之能吏,《清史稿》卷三七五有传。

此书颇可读,其卷一有一则记:“菜豆腐,入碎菜于豆汁成之,又一种名连渣菜豆腐。又有荍灰豆腐,以荍梗烧灰,罨过宿,食之极嫩。又有磨芋豆腐,㔉天南星磨浆,以石灰、荍灰水点成,性寒质劲,能祛风化痰、解煤毒,造者每闭户避人,有说鬼者则不成矣。又名鬼芋豆腐,或云即药品中土芋也。”

短短一段文字,背后的信息还真是不少。

写得非常准确,菜豆腐和连渣豆腐——如今称为莲渣闹——的确有所不同,是得分开来说。据我粗略地观察,有个简单的解释,前者菜少豆腐多,而莲渣闹似乎反过来,菜多豆腐少。其制法也有区别,前者李宗昉记载得很清楚了,“入碎菜于豆汁成之”。后者则次序反之,青菜洗净掰为小段,豆浆煮开后注入其上,点卤的同时不断搅拌,使豆花凝结其上。

春节前,认识了一位在贵阳开饭店的毕节朋友,约到店里吃饭,常规的菜式之外,她自己亲手弄了一份菜豆腐,在大鱼大肉的映衬下,尤其清新脱俗,博得满座彩声。中国人每说粗茶淡饭中方有至味,山珍海味只能偶一为之,其是之谓乎?

文中还讲到荍灰豆腐,荍即荞也。贵州人通常称为“灰豆腐”,对此再熟悉不过。酸汤豆腐榨干后,切成小块,置于荞子麦秆烧成的细灰中,腌制十来个小时后筛去荍灰即得。也可以再行炒制,能较长时间存放。此物可炒食,可煮汤,可红烧,可烤炙,其味别致,是贵州不少地区都有的乡土做法。

荍灰豆腐

而荍灰的用途还不止这一端,贵州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喜食灰粽子,也是用荞麦杆或稻杆之类的东西烧灰,过筛后剩下极细的灰粉,拌入糯米之中。其法甚古,《齐民要术》有载:“《风土记》注云:‘俗,先以二节日,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我自己粗浅的理解,灰汁略带碱性,能增加味觉,也许是灰粽子制作的起因。

另外,荍灰之类还能应用在皮蛋制作上,光绪年间陈昌言纂修的《水城厅采访册》卷四记载:“荍灰蛋,俗名皮蛋。”称为荍灰蛋,点明了原材料及做法,似乎更合适些。

最后还说到一味“磨芋豆腐”,令我十分开心。因之前曾有文章写及——

四川作家流沙河撰文谈魔芋,考证颇细致,谓其块茎“有毒。误食而生幻觉,就会着魔见鬼,故名”。我倒有个猜想,是魔芋制作过程中,须先将块茎磨碎,用水洗去汁液,加入石灰,煮沸后再凝结成块。其状似芋,制作须磨,因得名磨芋,而“磨”“魔”同音,久之则讹,好像也说得通。

魔芋豆腐

看来鄙人的猜测完全准确。至少在清代,魔芋豆腐是写作“磨芋”的,证据不止这一个,《水城厅采访册》卷四也有一则,说“蒻,俗曰磨芋,根似芋而長,葉似天南星而大,膚白皮烏,其味辛”。

前几天在达德学校旧址参加省图书馆的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推介拙著《逛吃贵州》,有位小朋友跟我闲聊,说是自己很擅长烹制魔芋皮,且有自己独创的绝活,即先以蛋液裹之,然后下油锅微炸,然后再捞出用酸菜炒食,外脆里韧,别具风味。听起来的确是个不错的做法,几时有空,我也试试看。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