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工匠丨“螺丝钉”史慧明的满分追求

动静原创动静原创
1651552800

前不久,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的纪录。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官。

在这次任务中,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承担了环控分系统的配套保障。该系统充当着“空气净化器”的角色,也正是有了它,才保障三位航天员在太空长时间的驻留。而在中国航天航空事业中,林泉电机公司还承担了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以及探月工程玉兔号等项目多个分系统研制,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航天系统的一颗“螺丝钉”,公司副总经理史慧明从业15年来,孜孜以求的是质量“零缺陷”,保证每一次任务的万无一失。今天的《贵州工匠》,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星辰大海。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慧明:“有多余物,在航天里面是一个禁忌,我们一定要控制好多余物。这个产品它是竖立的,放置的话,灰尘可能就会落到连接器的内部。”

记者见到史慧明时,他正在生产车间检查一款升级版风机,这款风机将用于天舟货运飞船上。

史慧明介绍:“这款风机主要是用于散热与温度控制。航天产品,外观有任何一个细小的划痕,都是不允许交付的。”

不久前,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长达9个多小时的返回旅程,对三名中国航天员而言是激动的回家之路,对于史慧明来说,却是一次“大考”。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史慧明

史慧明说:“神舟十三里面有我们的产品,返回舱没有落地那一刻,大家心里都是一直惦记的,而且是非常紧张的。对于航天工程来说,千分之一的失误可能导致整个任务失败。”

航天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参与的企业众多。在神十三任务中,史慧明所在的林泉电机承担了环控、热控和对接三大系统配套设施的研发与制造任务,涉及微特电机、风机等352套产品,“零缺陷”是底线要求。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是特别理解,我怎么能考100分呢?”史慧明说。

质量“零缺陷”是中国航天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刚参加工作的史慧明并不能完全理解,直到一次“意外”事件的发生。

史慧明说:“有一次,我们一个产品里面用的元器件出了质量问题,整个设备都已经竖立起来了,马上就要发射了,突然之间没有信号,我就非常的紧张。”

发射时间临近,产品却出了状况,身为工程师的史慧明赶忙找到供应商,解决技术定位问题,紧接着连夜赶到酒泉汇报情况。回忆起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幕,史慧明至今历历在目。“咱们的人民解放军、部队的官兵整整齐齐都在等着我,那个场景,可能掉根针在地上都听得见。”

好在发射任务如期顺利进行。而这次“惨痛”的经历让史慧明深刻理解了肩上担着的不仅是一件产品质量的责任,甚至会影响到一个重大项目的成败。

担任工程师十余年间,史慧明成绩斐然。除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他和同事共同开发的图像压缩器,打破了公司的技术瓶颈。

2020年,史慧明转型成为公司的总质量师。作为一名精通技术的管理者,史慧明的角色转换并不是一蹴而就。“我做设计师的时候,我认为质量就等于设计,只要我设计好了,就算是做好了。我当部长的时候管理一个团队,我就觉得质量等于标准化。再到今天要抓公司的整体质量,我认为质量等于管理。”

每天的工作事无巨细。史慧明走路的速度很快,习惯了不时抬手看表,好像时间对他来说永远不够用。虽然身居管理者的岗位,但他只要在公司,就要到生产线上去巡视。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检验部试验调度员 姚懿

检验部试验调度员姚懿说:“有一次史总晚上到我们现场来巡查,发现桌面上的一些碎屑会导致产品外观损伤划伤,他立马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铺一层专用的防静电胶垫,给我们检测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仰望星空航天梦,脚踏实地航天人”,这是史慧明写给自己的话。他说,航天工程中,每个参与者都是一颗“螺丝钉”,只有完美地达到满分,才能共同铸就伟大的梦想。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史慧明

史慧明说:“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点点滴滴,来推动整个型号的发展,让我们的神舟飞船能够走得更远,让我们的探月工程能够早日取得圆满的成功,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我们看到,正是因为有一个又一个像史慧明这样的人,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记者:申能会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专题

记者

虞晨曦 刘志 程骏

编辑

王珺璐

责编

李佳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