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绘画中的人、时间、故事1
00:00 / -
绘画中的人、时间、故事2
00:00 / -
绘画中的人、时间、故事3
00:00 / -
绘画中的人、时间、故事4
00:00 / -本期领读者:刘力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在我们时代的艺术场域,当代绘画正在展开其多样的面向,像霍克尼那样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游刃有余的实践亦揭示了绘画跨历史跨样式融合的一种方式。
本期主题:绘画中的人、时间、故事
艺术家:刘力
198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至今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学科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贵州油画协会理事,贵州画院特聘画家。
198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四届油画研修班,修完研究生专业课程。
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通过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选派到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作为访问学者。
刘力|同名个展
Liu Li —Solo Exhibition of the same name
艺术家:刘力
学术主持:张建建
策展人:夏炎
策展助理:罗坤
展览时间:2020.10.24~2020.11.8
开幕时间 :2020.10.24 15:00
学术支持 :
贵州师范大学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展览执行:
陈达宝、谢金豆、刘方怡
地点:
化纤厂艺术区纤维空间
地址:
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24号
出品 :纤维空间
化纤厂艺术家个展推介系列
手与心:刘力的绘画
文/张建建(节选)
🔼 父亲的遗物,80X60㎝,布面油画,2020年
在《眼与心》中,梅洛.庞蒂以塞尚的绘画为例,展开了他的关于主客观认知关系的“具身性”现象学发现,这一项研究的副产品也带来了哲学家对于绘画的重要解读。在梅洛.庞蒂看来,艺术的本质就是对于“世界的肉身性”的揭示:“塞尚表现‘世界的瞬间’,许多年过去了,他的画继续在把这个‘瞬间’投射向我们……本质与存在,想象与现实,可见与不可见,绘画就这样来混淆这些范畴,展现其肉身本质(essences charnelles)与无声意蕴的有效相似的如梦宇宙。”
🔼 干花,65X54㎝,布面油画,2000年
梅洛.庞蒂抽象地引入了“看与心”的主客体相互融入的观念;中国古代画家苦瓜和尚在其《画语录》中则讨论了同样的问题,其所说是“夫画者,从于心者也”,直截了当的定义了笔底画面与主观情意相互融入,同时也更加直切地说出了“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的具体化路径,由此也揭示了手与心的相互融入,其甚至把这种心性进路视为是“天之造生,地之造成”的天经地义。
🔼 宝山余晖,82X66㎝,布面油画坦培拉,2016年
100多年前的法国画家塞尚则更进一步,他在与贝尔纳的通信中则重现了现象学家与中国水墨画家的感受与逻辑,他写道:“文学家抽象地表现他自己,而相对于此,画家则以线条与色彩的方法,使他的感觉与知觉(sensations)得以具体化……洞悉你眼前有的东西,并且尽可能逻辑地表现你自己。”
🔼 广西风光,80X60㎝,布面油画,2018年
以上三位以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言说了现代艺术认识论的重要特征:眼与心,看与心,手与心,乃至色彩、线条以及形构等等与感觉和知觉的交互性观念。他们从不同的时代介入到了我们时代的精神境域。从绘画的主客观本质的历史争议来说,他们的哲思与实践帮助我们推倒了绘画的再现与抽象,写实与写意之间的冲突之墙,由此,我们和他们一起步入了我们时代的绘画诗学场域之中。
🔼 俄罗斯人物二,170Ⅹ130㎝,布面油画,2004年
我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对刘力的绘画开启了一种“再观看”。
刘力曾经写过一篇讨论俄罗斯抒情风景画开创者萨符拉索夫的文章,似乎彰显了刘力对于俄国绘画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的独特风貌予以了特别关注。虽然更多的讨论与描述的是萨符拉索夫绘画的立意与意境,似乎更多给予其绘画以文学诗意的欣赏,但是也可以发现刘力更在意的是萨符拉索夫绘画所能够达到诗意深度的那些自由的细节与构思。细节与构思,在绘画这里,自然就与线条、色彩、结构乃至形象,等等可以独立表达的绘画要素发生了不可移易的关联。
🔼 非洲留学生白很力,100Ⅹ80㎝,布面油画,2019年
以此,虽然从样式的角度我们会对刘力的绘画予以“传统”的命名,但是从他的大尺幅人体素描这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以人的肢体为媒介的强有力的形象结构与笔力充沛的黑色线条,以及肢体的非光影化、非解剖化的表现性平面,以及由这些平面性细节塑形起来的艺术家对于“底层人肢体”的想象。强悍的线与形,它们成为德勒兹在讨论培根绘画时所说的“光滑面上凸现出来的”纯粹形象。艺术家的心灵结构由此而被呈现。
🔼 原上浮云,32X41㎝,纸本色粉,2020年
我们观察到刘力的这些绘画是一种基于再现图式的自由表达,通过手与心的相互融入,这些自由表达融汇了再现性绘画的写实形象,表现性绘画的笔意肌理,印象主义式的离散光影,以及内敛沉郁的情意结构,正如几乎所有追寻诗意表达的画家们所作的那样,它们似乎都是在努力追寻绘画内部的那个“无声意蕴”,它们也与所有意蕴饱满的绘画那样,力图展开出来那一个永远的“世界瞬间”。
🔼 元月的隐形生物,32X41㎝,纸本色粉,2020年
在我们时代的艺术场域,当代绘画正在展开其多样的面向,像霍克尼那样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游刃有余的实践亦揭示了绘画跨历史跨样式融合的一种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回过头来重新观看那些已经被边缘化很久的一类绘画了:它们是那些具有古典样式的绘画以及那些以技巧为价值的绘画,那些沉浸在形式主义美学里面的绘画以及客观描绘现实对象的写实绘画,以及那些以传统的名义被归类乃至被污名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