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刘健 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河北省扶贫办、江西省新余市有关负责同志,贵州省江口县委书记杨华祥介绍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视频(节选)
新闻发布会现场视频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知道,县级是实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主体,我们想了解,县级层面具体是怎么推进这项工作的?谢谢。
欧青平:
确实,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巩固脱贫成果,还是防止返贫监测,根本是要靠基层去落实。这方面各地都有非常好的做法,今天我们请到了贵州省江口县杨华祥书记,下面请杨书记做介绍。
贵州省江口县委书记杨华祥:
谢谢记者朋友。江口县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部,属于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国家贫困县,2017年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摘帽后,我们重点思考如何防止返贫和防止新的致贫。通过脱贫攻坚一系列政策帮扶,绝大部分建档立卡户都实现了稳定脱贫,但仍有少数脱贫户和边缘户存在因灾、因病等原因导致返贫致贫的风险。2018年以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务院扶贫办、贵州省和铜仁市的指导下,建立了防贫预警监测机制,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县委书记杨华祥(徐想 摄)
我们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监测谁。我们建立的监测机制,首先就是确定对哪些人群进行常态监测。通过广泛的乡村调研,我们把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群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收入低,表现为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以下。第二类是刚性支出大,表现为因病因学等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比如说家庭成员突发大病,或者家里面有多名在校学生。第三类是因灾陷困境的群体,主要是因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产业、房屋损毁无力修复,突发交通事故、安全事故造成家庭变故陷入困境。第四类是兜底户群体,主要是分散供养的特困对象,这部分人没有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生活虽然能够自理,但是需要党委政府和社会持续地关心和关爱。
第二,谁监测。我们由县扶贫办统筹调动乡村干部和县级主管部门共同实施,首先我们依托脱贫攻坚现有力量,由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村组干部针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四类人群进行全面排查,了解产业就业、就医就学等生产生活情况,做到对象实时掌握、困难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们依托主管部门通过大数据筛查,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书,经核查发现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纳入监测,予以动态帮扶。
第三,如何帮。我们建立了“三重保障”措施,把有限的资源资金集中起来开展帮扶。第一重是用好用足现有政策予以帮扶,采取产业就业等措施增加收入,采取医疗救助、教育补助等措施降低刚性支出,采取应急救助、移民安置等措施保障住房安全。第二重是争取社会力量予以帮扶。有效整合中国扶贫网、慈善组织、春晖人士的力量,对因病因学因灾等情况,因户施策,有效帮扶。第三重是实施防贫救助资金帮扶。县乡两级共筹集了防贫救助资金491万元,已发放防贫救助资金171万元,对352户,651人予以了防贫救助。比如我们去年在下乡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户农户因突发大病陷入困境,这户人有三口人,户主罗金成和妻子杨爱英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儿子罗辉在外务工。2019年杨爱英检查出癌症,手术后需要定期化疗。一方面,手术和化疗除了报销以外,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另一方面,儿子需要回来照顾自己的母亲,就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为了防止该户陷入贫困,我们采取了以下的帮扶措施:一是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增加其家庭收入;二是申请了“两癌救助基金”,筹集社会捐赠,补助其手术和化疗的自付医疗费用;三是为罗辉提供了夜市的免租摊位,增加其就业收入。
群众普遍反映,防止返贫工作就像及时雨一样,哪里有困难,哪家有需要,都能及时帮扶到哪里、关心到哪家,打消了群众对脱贫后和摘帽后的顾虑,心里面更踏实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