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人均年收入超过5.8万元、建有9个特色农业基地的苏南富裕村,一个是地处武陵山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全县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从长江边到乌江畔,从鱼米之乡到沿河古城,跨越1500公里,800多个日日夜夜,两个村庄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整村帮扶”的成果跃然眼前。
高峰村墙上栩栩如生的3D画
沿河县中界镇高峰村,一个海拔不足800米,坐落在半山腰,并不算“高”的村庄。山上,宽敞整洁的水泥路旁竹栏环绕,座座农家小洋房、土家木屋交相辉映;山下,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园集中布局、分区而建,处处花果飘香。
谈起村子的变化,高峰村村民罗贤国满是自豪。“都说以前我们村是中界镇环境卫生最差的村,现在我觉得我们这个村是中界镇环境卫生最好的村子。我们卫生不仅干净了,而且环境变得漂亮了,很高兴,也很舒心。”
高峰村墙上栩栩如生的3D画
宛若世外桃源的高峰村,曾经却是一片垃圾满天飞、生活污水遍地流的景象。“星光光,月光光,有女莫嫁高峰郎”、“春种一粒粟,秋收两箩筐”这两句当地脍炙人口的谚语,便是几年前高峰村的真实写照。
“我们这个村三个村民组都非常偏僻、非常分散,以前我们每走一步都是那种泥路,这个地方也就只能靠天吃饭,石漠化太严重了。村里也组织老百姓做过几次产业,由于地区环境条件不具备,有很多技术都不到位,都没有成功过。”说起以前的场景,高峰村村委会主任罗吉贤深深叹气。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技术条件的缺乏,高峰的村民们曾尝试养殖黄牛、栽种草莓,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就在村民连连失望之时,一支“特别战斗队”的到来让高峰村发展迎来转机。2018年3月,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派出由村干部、技术专家等组成的扶贫工作队进驻高峰村,与高峰村建立起整村帮扶关系。这支外省来的扶贫队伍,让村委会主任罗吉贤心里充满了感激。
“自从扶贫工作队进入我们村以后,不仅带来了东部协助资金,还带来了很多产业,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铺上了步道路。驻村队员对我们高峰村的村民非常认真负责,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罗吉贤说。
有机农业产业园里药用灵芝长势良好
红颜草莓、美国金瓜、药用灵芝……在群山环绕的沿河县中界镇高峰村,有机农业产业园里近20个高端果蔬品种生根发芽,结出饱满果实。回忆起两年前初到高峰村时的场景,善港村驻高峰村攻坚队队长朱洪伟记忆犹新。
“在车上就感觉山区路越来越陡,走到村里的时候车过不去,我们自己扛着行李箱从村口走到了我们的住所。工作队一进来就感觉这个生活环境实在是太差了,满路上都是垃圾、牛粪。大家的胳膊都被蚊虫叮肿了,他们数最多的时候身上被咬了三百多个包。”
有机农业产业园里的红颜草莓结出大个果实
失望的情绪没有持续太久,安顿下来后,朱洪伟带着队员们一边进行环境整治,一边琢磨产业发展。他们把高峰村的土壤送到了南京的高校进行检测,邀请农技专家到高峰村考察,通过小批量试种、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善港村产业中有20多个项目适合在高峰村规模化发展。方向选定了,实施起来却遇到不小的阻碍。
善港村驻高峰村攻坚队队长朱洪伟
善港村驻高峰村攻坚队队长朱洪伟说,在建设有机农业产业园之初,高峰村村民们并不看好有机农业的发展。“开始的时候村民们是不太相信能做起来这些事情的,也是存在一种观望的心理。大家说‘这个地方我们一直种玉米都不收,你们还要种瓜、种水果,怎么可能有收成。’那个时候也没有机器,在山上种梨树、建大棚都是我们自己刨出来的。”
善港村驻高峰村攻坚队队员祁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村民不相信,善港村驻高峰村攻坚队就自己干在前面,一方面吸纳村民务工赚钱,一方面传授技术。当时,负责农业技术指导的工作队队员祁男一遍一遍地劝说村民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种植。“有的时候你也会生气,很多时候村民包括我们的致富带头人,你跟他说工作上的事情,让他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来做,他往往会掺杂一些自身的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你还是要一直盯着,因为只要有一个不符合标准的话,他就会按照他的标准一直做下去。”
正是这支从善港来的扶贫工作队的坚持,让曾经贫困发生率高达34.9%的高峰村,从产业发展滞后到现在形成了“三园三业一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如今,在善港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高峰村建立起有机农业产业园、生态养殖场、生态有机茶叶公园,发展致富带头人10多名。村民的腰包鼓了,曾经陌生的“外来客”也成了亲切的“自家人”。
有机农业产业园里村民正在辛勤工作
今年41岁的伍梅,就是工作队在高峰村里重点培养的一名茶业致富带头人。去年3月,在外打工多年的伍梅返乡创业。一年多来,伍梅跟着工作队学技术、练本领,从育苗种植到管理采收,每一个环节,她都认真且努力。
“看到有外省来的干部到村里扶贫,我们也想回家乡来发展,我们年龄大了,家里又有老人,在这里不用自己掏钱就可以跟他们学技术,所以每个工作我都愿意干,如果天天上班的话,一年也有两三万块。”伍梅说。
有机农业产业园区旁立起的牌子
两年多来,善港村相继派出10多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轮流驻守高峰村。正如在善港村驻高峰村工作队驻地的办公室大门上,写有“善港情深诚心克难扶贫不畏山川远,高峰奋袂协力攻坚济困结缘日月长”的对联所言,善港和高峰将继续携手,共谱发展新篇章。
善港村驻高峰村攻坚队队长朱洪伟说:“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些老百姓对我们非常关怀,过年过节的时候经常给我们做一些自己家都舍不得吃的菜或者肉送过来,还给我们送糍粑、腊肉,我们也非常感动。现在高峰村基础很好,干部和群众的精气神也都很好,乡村振兴我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