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亩林地入股到合作社,去年收入超过1万元,自己试种天麻卖了3万元,利用空余时间到合作社打短工也有1万元的收入。”给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柏杨村天麻种植户尤明红带来这三份收入的是村里发展起来的林下天麻示范区。
位于娄山关山脉东部的柏杨村全村面积31.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5万亩。这个海拔在1100米至1400米之间的山村以前守着这片林地,一直过着穷日子。近年来,汇川区在组织柏杨村党总支、村委会成员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利用柏杨村海拔高、林地丰、天麻种植历史悠久等有利条件,在柏杨村规划了集中连片的林下天麻种植示范区。
示范区建设以来,选择了经济附加值比较高的乌天麻、红天麻以及乌红杂交天麻作为主要种植品种。针对天麻三年的生长周期,且收获后土地需要一段修复时间的问题,示范区通过试验,采用了在天麻收获后的空档期种一季黄精,既充分利用了林下土地,也更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
目前,示范区天麻种植覆盖面积达1.3万亩。一类是村合作社流转山林种植,另一类是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种植,即村集体所有的汇柏农业开发公司签订订单种植、回收合同,由合作社提供技术、麻种、菌种等服务,由农户自行种植。
据村党总支副书记肖碧仙介绍,示范区去年冬天采收鲜天麻超过10万斤,产值超过300万元。村民除了土地流转入股收入和销售收入外,已累计从汇柏公司领到工资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