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庚子年夏,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原副指挥长曹静秋老师带一众客人前往泥凼何氏故居参观。据其言,观客中有一儒者,看到展厅中一幅画,竟潸然泪下。曹老师颇受感触,便询问笔者此画来源。此画纵136厘米,宽68厘米。落款:“敬之先生雅鉴,戊辰暮春,白龙山人写。”铃印三:“王震大利。一亭。得其环中。”即王震1928年绘赠何应钦(时任北伐全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的《山水牧牛轴》。原件藏于台北“国军历史文物馆”,何氏故居展出这件,系复制品。王震(1867-1938年),生于上海,字一亭,号白龙山人。著名海派画家,曾任中国佛教会长。师从海上画派之佼佼者任伯年,又与著名的篆刻家吴昌硕交往甚密,其画技纯熟,所作鸟兽人物,挥洒自如,兼蓄两家之长,或天真烂漫,或雄健浑厚,有旁若无人之概。《山水牧牛轴》跨过海峡来到兴义展出后,关注者寥寥,听闻有人潸然,笔者也觉诧异。再详问,潸然者乃王震的曾外孙陈煜章先生,也是一位画家。据闻,其也从未见过此画,忽在贵州西南偏隅之地,得见外曾祖一迹,故泪也。
王震(1867-1938年),字一亭,号白龙山人
此文我们不谈陈煜章先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也不谈这湾浅浅的海峡。今喜逢辛丑,牛角勾福之年,我们只谈王震这幅“山水牧牛”。画中老牛扬蹄而行,牛毛如披茧丝。侧坐牛背的牧童亦然,乱发蓬松,乡野味十足。再细看,牧童手持枯枝,枝上立鸟。牛憨拙,鸟灵巧,情趣盎然。王震自跋诗:“暑透凉新仰白云,东阡牧子罢秋耘。且骑牛背听幽鸟,拟和村讴倚夕曛。”大致意境就是日落黄昏,秋风凉爽,牧童唱着牧歌,听着鸟叫,放牧归来。骑过牛的朋友都知道,颠簸到让你怀疑人生。问题来了,牧牛就牧牛,王震在牧童手中枯枝上画只小鸟是何意呢?况且骑牛摇摆,鸟难道不会飞走啊?
山水牧牛轴 王震1928年绘赠何应钦;现藏台北“国军历史文物馆”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有一幅南宋牧溪的《牧牛图》。牧溪(1210-1269年)是中国早期禅僧,其画不拘泥笔墨气韵,据说因明代画坛评价其作品“粗恶无古法”,所以牧溪在中国绘画史上颇为“不受待见”,作品也大多漂洋过海,收藏在国外一些美术馆。这幅《牧牛图》中牧童貌似年纪不小,头戴宽边斗笠,粗衣布履,蹲坐牛背,似在闭目养神,一副孤僻高傲之态。牧童手拿细木杆,杆上吊一锦鸡。这只锦鸡和王震画中的小鸟截然不同,显然不能飞。画面非常清晰,它吊系杆头,是死是活,亦未可知。
牧牛图(局部) 南宋牧溪;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南宋还有一位画家牟益,生于1178年。宋孝宗时期的画院待诏,相当于国家供养的专职宫廷画家。其《牧牛图》亦为传世佳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皇帝丁丑(1757年)御题跋诗:“老牸(zì母牛)前行随小犊,情虽不舐也相关。甫田雨足耕犁罢,春草如波纵龁闲。戴嵩闻说艺神絶,童子居然在两睛。脱殻安能容对照,广川别解诩精评。”阡陌小景,牛犊随母而行,尽管没有直接画出舐犊之爱,但画家“足雨耕犁,纵龁闲适”的悠悠意境,令人陶醉。后四句乾隆列举了两个典故。一是“牧童识牛”。即牧童慧眼,实事求是,敢于指出唐代画牛大师戴嵩《斗牛图》之错误。二是北魏时期广川人孟信,官居太守,清正廉洁,去官后居贫无食,但仍诚信第一,不卖病牛予人的故事。乾隆作为皇帝,通晓古今,政治站位高,引入发人深省之典故。笔者鉴赏,则全凭直观感受。画中骑牛牧童,稚气未消,头有双髻,腰系柳鞭。左手执枝,枝上立物,似蛙亦似鸟。牧童伸出右手,全神贯注与之逗趣。
牧牛图 南宋牟益;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现在问题来了,传统意义“横笛骑牛”的牧童,快乐和谐,悠然自得,作为江南水乡常见景象,颇好理解。可牧童执枝携鸟是什么意思呢?从前文所述几幅牧牛图看,这种“牛鸟同框”,似乎还具有一定普遍性。画家们想表达什么意境呢?清代文人袁枚五言绝句《所见》云:“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思是唱着歌的牧童,为了捕蝉,便停止唱歌。那画中的小鸟锦鸡,会不会是牧牛途中捕获的猎物呢?
齐白石、李可染师徒照
中国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弟子李可染(1907-1989年),最擅画牛,其晚年斋名曰“师牛堂”,寓意“以牛为师”。其有言:“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身劳瘁而不居功。性情温驯,时亦强犟,故屡屡不厌写之。”在2011年江苏万达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李可染一幅《牧牛图》拍出7751万元人民币高价。不可否认,如此天价,当与画中“可与言,可染弟画,小兄白石”十一字题跋有关,意思即齐白石对爱徒的肯定。画中一童跪于牛背,右手高举鸟笼,仰望树上小鸟。另一童敞襟露怀,手持木棍,棍上立鸟。两童天真无邪,两牛苍老劲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特别需要注意,鸟脚被细线栓系。这个细节,间接回答了王震“山水牧牛图”中小鸟会不会飞走的问题。此外,笼门开敞,加上树上“挑衅”的小鸟,画家其意明显,即牧童欲捕之。
牧牛图 李可染绘;齐白石跋
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牛之秉性也。骑牛牧童,天道酬勤,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小鸟锦鸡,则是牧牛途中“顺手牵羊”之猎物,此乃“勿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意外之喜。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就像从小随外公王传焘刻苦习画的陈煜章先生,本意到贵州旅游观光,却意外在何氏故居见到外曾祖父王震手迹。陈先生睹物思人,触景临摹一幅“庚子秋牧牛图”。祖孙联袂,小鸟依然。如此这些,大概就是画家们表达的人生意外之喜吧。
2020年秋陈煜章先生临摹外曾祖父王震山水牧牛轴(来源:曹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