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召开普定穿洞遗址考古发掘启动会,这是时隔四十年后,普定穿洞遗址将再次启动考古发掘。
本次考古发掘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普定,为重新启动穿洞遗址考古发掘,全面推动穿洞遗址研究和保护利用出谋划策。
启动会上,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普定县文体旅游局等单位汇报了普定穿洞遗址考古发掘的前期准备工作,回顾了普定穿洞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详细介绍了2022年度穿洞遗址考古发掘方案。
普定穿洞遗址发现于1978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重要的古人类洞穴遗址之一,曾在1979年、1981年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该遗址包含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丰富的人类活动信息,对于了解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的文化面貌、生业模式、遗传谱系等信息具有重要价值。
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名誉主席高星表示:“穿洞遗址第三次发掘具有重大意义,希望此次发掘能够解决以往穿洞遗址遗留的学术问题,重新激活穿洞遗址研究工作,并在考古发掘工作中注意宣传和普及考古知识,扩大穿洞社会影响,打造穿洞文化品牌,助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文学认为:“贵州古人类洞穴遗址数量多、质量高,应该充分利用好‘贵州优势’,在穿洞遗址发掘过程中,将考古成果及时发布,深化相关研究,讲好出土遗物的故事。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建设贵州古人类博物馆,适时创建考古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