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乌蒙绝壁开“天渠”

求是网
1703907960

乌蒙磅礴,雄关漫道,山峦叠嶂,高桥飞架。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调研组被眼前的景象震撼:重重巍然陡立的悬崖峭壁上,条条人工开凿的水渠嵌在绝壁腰间,远望好似盘龙横空出世。走在沟埂上,一路往上越行越险,头顶是垂立的岩块,脚下是崎岖狭窄的山路,空悬的一侧是几百米的崖壁,另一侧是峭壁下的涓涓渠水。只叹当年的修渠英雄怎样智勇,方能在这垂立崖壁上生生开出水渠来。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的“绝壁天渠”,开凿在乌蒙大山的悬崖峭壁之上(拼版照片):左图为天渠俯瞰景观,当中横割开悬崖的一条“裂痕”即为引水沟渠;右图为天渠近景,悬空部分为几百米高的山崖,峭壁间是水渠。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说起劈山引水,人们往往想到著名的河南林县(今林州市)红旗渠。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脉,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被称为“天河”,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忘我奋斗。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赞扬开凿人工天河彰显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高山隔千里,精神一脉承。与红旗渠引来漳河水相仿,生机镇的水渠悬空开凿在半山腰,导引山巅之水灌溉土地、哺育人畜。早在1956年,第一条悬空水渠“卫星渠”就在这里动工了。此后,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带领下,全镇人民开凿了40多条水渠,总长300多公里,建设了20多座山塘水库,总容量200多万立方米,描绘了一幅凌空高悬、逶迤蜿蜒的山河图。其中,10条水渠在雄奇险峻的高山绝壁中穿过,被人们称为“绝壁天渠”。

图为生机镇水渠与水库分布示意图。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山高水少生机人苦无“生机”

在人们的印象中,贵州总是以山清水秀的形象示人,集聚着黄果树瀑布、赤水河、乌江等山川胜景,又都说黔地“天无三日晴”,是我国阴天最多的省份,不是缺雨之地。那境内的生机镇又何至于劈山修渠引水呢?

七星关区(原毕节县)位于贵州西北部,处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处,乌蒙山横贯其境,地形以高原、山地、丘陵为主,盆地、谷地、峰丛等交错其间。七星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降水量整体不少,但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雨水少;又因山地多、地形复杂,立体气候突出,降水地域分布不平衡,而位于东北部的生机镇,就是毕节境内的少雨地带。

生机镇缺水,更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工程性缺水,即特殊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如果水利设施建设不足就会缺水。生机镇的地形像一只张开的手掌,境内5座大山形同手掌的五指,岩石陡如刀削,山体高大、沟壑深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从海拔1900多米的罩子山一直延伸到海拔500多米的赤水河边。生机镇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好,地表水留不住。山坡陡峭,雨水顺着山势冲刷而下,难以存留。加之这里历史上一度石漠化严重,土壤层薄,加剧了水土流失,可谓“天上下雨地下漏”。高透水性地表也增加了打窖存水的难度,在防水材料不足、防水工艺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只能用水缸存留一点“望天水”。乌蒙莽莽,不仅导致存水成了难题,还加剧了取水的困难。可溶性岩石和流水侵蚀导致溶洞多,地下水位低,一般深度的水井打不出水。地形地势决定了水不会往高处流,赤水河水被高山阻隔,绕着村庄蜿蜒而过,“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引低谷河水到高山村庄落差太大,在没有现代化电力设备的情况下难以实现。赤水河看得见够不着,山势险峻、崖高坡陡,依山而居的人们下山取水道路崎岖,来回路途遥远,费时费力不说,也难以支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

生机镇的水缺到什么程度呢?当年的歌谣这样感叹:“生机公社山连山,远望大河喊口干。缸里没有三碗水,既愁吃来又愁穿。”生机镇的镰刀湾村解放以前几十户人只有一口水井,水井还被土司手下的头目霸占,农民们只能到更远山寨的水井旁排队守水,来去都要翻山爬坡,山路弯弯,坎坷不平,往返一趟快走也要3个多小时,摇摇晃晃挑回来的水有时只剩半桶。人们吃水都非常紧张,洗漱洒扫都舍不得多用一点,更别提浇灌庄稼、养殖牲畜了。

年过八旬的许光福是土生土长的生机人,他回忆起缺水又缺粮的日子,饥渴交迫的记忆至今犹新:“我们有地,但是没水养不了庄稼,只能种点野菜、红薯、苞谷”。苞谷是当地人对玉米的俗称,玉米面做的苞谷饭,就着野菜做成的酸菜。“小时候吃白米饭想都不敢想,苞谷不够酸菜来凑”,许光福说,“酸菜刮油,怎么也吃不饱。”

只能认命一直渴下去、穷下去吗?

战天斗地劈山凿出“卫星渠”

新中国成立带来翻天覆地的时代巨变,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燃起改变命运的渴望和勇气。

在镰刀湾村,农民们有了土地,有了组织,感受到了空前强大的领导力量和集体力量,对兴修水渠、摆脱干渴的期待更强烈了、信心更足了。七星关区档案馆里保存的文件,记录了镰刀湾村农民的声音:“有共产党的领导,花工再多,我们不怕!”“经济困难,每家喂个猪也要修”,意思是每家养头猪捐给集体,筹集资金修水渠。

当时,尽管百废待兴、物资匮乏,但是党和政府积极回应农民缺水盼水的呼声。毕节县农水局克服交通、人员、经费等困难,几次派技术人员前往镰刀湾村勘测,着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图为当年人们根据地理模型研究讨论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然而,在壁立万丈的悬崖上劈山开渠绝非易事。几批水利人员前来勘探,都因地形险峻认为现有技术条件不可能开通水渠。“看悬崖地势的时候,有人一抬头帽子就掉到山谷下面去了。”参加过修渠的吴文明说,“太险了,都说打不成。”

“这沟能成”,徐荣却观点不同,语气坚定。徐荣,这是一位天渠故事的英雄人物。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做过工程兵和侦察兵,有一定的爆破知识,身手也灵活,复员后进入毕节县农水局成为一名技术员。1956年10月,国庆节刚过,徐荣来到镰刀湾村。他没有被险峻的山势吓退,而是挂着从战场带回来的望远镜,背着测量用的三角支架、铜线、吊线,带着12个熟悉山里情况的本地青年实地勘查了40多天。徐荣认为,以松树岩山顶的泉水为源头,在山腰岩壁上凿开一条水渠,能够引水进村。确定了方案,徐荣立刻给单位打报告。

当时的毕节县农水局围绕徐荣的方案进行了激烈讨论。不少同志提出,山岩近乎垂直,根本没法施工。徐荣提出了解决办法,用吊绳把人从山顶吊下来,打炮眼、放炸药,先炸出工作面,然后在绝壁上抠出山坳,再在山坳里打出水沟、砌起沟沿。可是,大家认为,徐荣的办法实在太危险了,且不论到哪去搞那么多工具和炸药,光是把人从山顶垂降下来就令人不寒而栗。但徐荣一再争取,列举了许多战斗工程的成功例子;镰刀湾村也不断向相关部门表达强烈的修渠愿望和决心。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县农水局批准了修渠方案,委派徐荣担任水渠工程技术员,并千方百计帮助提供了部分钢钎、大锤、炸药等修渠物资。

准备修渠的事传开了。又有人劝徐荣,几拨人都觉得打不成,凭什么你就成。面对劝阻,徐荣意志坚定:“当年在头顶上有飞机狂轰滥炸的情况下,志愿军在上甘岭能修出那么多坑道,今天头顶上没有飞机大炮炸我们,我们修不成一条沟?!”听说修渠的事终于有可能梦想成真了,镰刀湾村民既激动又有点担心。村里的老人回忆,王铁匠一家就不信,人怎么能从悬崖上挂下来挖山呢?徐荣请大家相信自己,打仗难不难?再难咱们都能赢。一条山沟难不住人!

“怕不怕?怕。干不干?干!”水润肥田的渴望、人定胜天的斗志,冲散了对天险山难的恐惧。一天也不再耽搁,当年农历腊月二十,镰刀湾村6名党员、12名共青团员带头,组成了第一批60多人的修渠队,跟着徐荣一头扎进大山。

山崖石壁高峻陡峭,手不能抓、脚不能落,修渠队员们敢想敢干,腰挂绳索从山顶垂降,悬在几百米的崖壁上,手握钢钎、锤子,撬石头、打炮眼。“他从山顶挂下来,一会儿勘测,一会儿埋炸药。我们跟在他后面干,一点一点,连炸带挖。”吴文明讲起和徐荣并肩作战的经历。人吊在绳子上还要挖山凿石,可不像现在动作电影里演得那般轻巧,而是跟荡秋千似的一会儿打横、一会儿倒挂,摇晃不定、忽左忽右,全身的重量都系在腰间的一根粗砺绳子上,连保持平衡、直起身子都要较着劲、耗费巨大体力,还要一手拿着钢钎、一手拿着锤子,靠近乎原始的工具凿劈坚硬的岩石,平均下来一人一天最多只能打5个炮眼,常常一天只能打两三个。吊绳拴在山顶的岩石缝隙间或者树根上,人吊在半空悠悠荡荡,身下就是百米深沟,一旦绳子出现问题,后果不堪想象。曾有队员吊下来撬石头,没想到拴绳子的树跟着翻了,连人带树落下了山崖。为了保证悬吊施工的安全,必须有人在山顶经常检查绳子的磨损情况。大山巨石嶙峋,凿着凿着遇到悬岩挡住了修渠的线路,队员们就利用就近的原始山洞打隧道,十厘米、十厘米地“抠”石头,艰难推进了半年多,才打通70多米的隧道。

风险高、难度大的施工,除了吊悬崖、挖山洞,就数爆破了。“有一次,我刚转身,炮就爆了。好在只是一些米粒大的碎石射进后背,队员们用针帮我挑了一天才挑干净。”左遗朝是第一批跟着徐荣上山修渠的队员之一,他回忆说,正儿八经的炸药是稀缺物资,而修渠队的黑火药威力小,有时候只能炸出一点碎石。有一处叫老虎嘴的地方,放了80多炮才把一块巨大的悬岩炸下来。为了提高爆破的威力,队员们也顾不得导致“哑炮”的危险,干脆用导火索把好几份火药连起来点燃。为了提醒大家提高安全意识,徐荣吊着绳子在山岩写下“同志们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历史影像(拼版照片):左图为人们在悬崖峭壁上修凿水渠的历史照片,右图为修渠人从山顶垂吊下来,悬在崖间施工的画面(当年拍摄的纪录片截图)。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那时候,包括我在内的6个党员处处争先,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总是抢着干”,左遗朝自豪地说。有危险党员冲在前,有困难大家一起上,队员们发挥聪明才智,诸葛亮会不知道开了多少次,难题遇到一个解决一个。炸药不够,徐荣带着队员们挖硝土、熬硫磺、烧木炭,自制黑火药。没有水泥,用黄泥巴拌石灰做成灰浆砌筑沟埂。有人受伤,就敷点草药,休息几天接着干。随着施工作业面的扩大,修渠队伍逐渐壮大,悬崖上吆喝声、敲打声此起彼伏,镰刀湾村敢教山河换新颜的豪气在崇山峻岭间回荡。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一段悲壮如歌的历史。开渠人要面对的苦难,远不止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徐荣扎根镰刀湾不久,他的妻子和一岁多的大女儿也来到村里。一天,女儿突发高烧,山路难行,无法及时就医。徐荣痛失爱女,把孩子安葬在镰刀湾村的山梁上。就当村民们以为徐荣被悲痛击垮、水渠再也修不成的时候,徐荣回到了山里。

晴天响雷凿绝壁,战天斗地开天渠。队员们把镰刀湾村第一条劈山开凿的水渠命名为“卫星渠”,彰显着新中国农民的凌云壮志!他们一锤一锤,一炮一炮,凭着简陋的工具,一年零两个多月凿通主渠8公里,其中在绝壁开凿的距离超过1.3公里,打通2个山洞。当哗哗的水声在山间响起,为田地带来了滋养,为村民带来了希望,人们仿佛听到了世上最动听的旋律。

图为今日卫星渠俯瞰景观。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渠通水了,可是徐荣觉得,光有水不够,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有路。他又和当地干部群众商量,准备把修渠炸开的沟沿开成山路。然而,就在搬运修路用的炸药时,意外发生了。开渠英雄徐荣,他走了,走的时候年仅29岁,他的小女儿刚刚出生7天。镰刀湾村为了表达感恩与纪念,把村里的水井命名为“徐荣井”。

1958年,卫星渠获得了国务院授予的最高水利建设成果奖。

天渠纵横乌蒙儿女尽英雄

镰刀湾村的成功,让其他村子都看到了摆脱干渴和穷困的转机。到20世纪70年代,生机人民用悬崖吊人、斧劈锤凿、火药爆破、挖土筑坝等土办法,在乌蒙大山的陡峭岩壁上凿出条条水脉。

一场劈山引水、改土造田、改变山河面貌的浩荡工程建设,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灵活高效的机制。当时的毕节地、县委和水利部门,多次派干部深入修渠现场,指导工作、鼓劲打气,支援粮食和物资。为了平衡农闲和农忙,按照党委领导、自愿报名、群众推荐的原则,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技术骨干等带头组建起长修队。山上,实行定额管理制度,统一安排劳动、记工分;各个战斗小组分段包干,开展红旗竞赛;有的还成立了党小组,“把党旗插在山头”。山下,男女老少齐动员,为长修队员缝制衣服、打草鞋,为工地烧石灰、编吊绳;在完成农业生产任务的同时养猪、编藤筐,千方百计搞点副业赚钱,支援修渠一线。

乌蒙巍峨,英雄遍地。他们是智勇双全的能人,他们是甘于奉献的先锋,他们还是千万普普通通、吃苦耐劳的新中国农民的剪影——有人长期吃住在山上,洞当房,石当床;有人“三十晚上不下战,大年初一接着干”;有年轻人组成的“黄继光连”,7天7夜不下悬崖;有女同志组成的“刘胡兰排”、“穆桂英排”,在大山里留下半边天的霞光;有以工地为家的“新愚公”,一家三代齐上阵,水渠不通不下山;有同心合力的开渠夫妻,丈夫牺牲后,妻子用一根扁担挑着箩筐装上两个孩子,继续奋战爱人未修完的渠……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天渠修建过程中,乌蒙山的英雄儿女们先后有16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大多牺牲在二三十岁的大好华年,50多人重伤,近千人轻伤,不少人落下的伤病伴随一生。万山丛中,壮怀激烈,乌蒙山脉响彻天渠赞歌。

天渠英雄的赞歌(拼版照片):上图为当年开渠队伍在山间合影的历史照片;左下图为正在凿石开渠的女同志留下的历史影像(当年拍摄的纪录片截图);右下图为人们在修渠队员牺牲的地方立下的无字碑,至今仍保留在天渠旁的山崖间。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天渠旁的危崖上,仍然能不时看到当年的标语:“报效祖国”“共产党万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树愚公精神踏着困难前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力更生勤俭办水利”……这些文字虽然只留下石灰涂抹的印记,却闪耀着那个年代崇尚奉献、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光芒!

清水长流生机镇焕发“生机”

山高水少疑无路,天渠引水旺“生机”。昔日贫瘠干渴的荒山野坡,变成了山水田园。

生机人珍惜来之不易的渠水,奋力挖山造田、种植果林、养殖牲畜。与组织修渠同步,镰刀湾村农业生产互助组动员村民开垦草坡地、荒山,渠修好时已经新开垦了200多亩田地。庆坪村的天车洞天渠修通后,最大年纪75岁、最小年纪55岁的9位老人,组成“老愚公”战斗队,用三年时间把两个乱石遍地、荆棘丛生的荒山沟开辟成25块梯田。坡上村的村民在大队支部的带领下,日夜奋战两个冬春,硬是靠着人背马驮在石埂上凿出块块梯田,在落涧沟天渠的滋养下,逐渐种上了果林。

如今,10条天渠中,卫星渠、高流渠、镇江渠等8条依旧水流潺潺,哺育着全镇5万多亩耕地和3.5万余人民。孙家堰渠、峨峰岩渠已不再通水,但仍作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通道而发挥作用。

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扶下,生机镇铆足干劲儿把山歌唱响、把水经念好。组织农民大力发展沿河立体生态农业,把山地海拔落差大的特点转化为农业优势,种植万亩柑橘、万亩李子、万亩刺梨以及蜜柚、石榴、板栗、葡萄等特色作物;高速公路越山河而通,农作物有了销路、变成了农产品;农业特色产业逐具规模,产品加工链、价值链日益延伸;拓展销路、创新营销,山林特产端上各地人民的餐桌。到2020年11月,生机镇1334户584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生机镇党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目前,生机镇种植了1.5万亩柑橘,鲜艳的果实成为人们的致富果。图为农民提着丰收的硕果从橘林中走来。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毕节看望慰问,看看乡亲们脱贫后的实际情况。总书记亲切地对乡亲们说,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殷殷嘱托、深深关爱,鼓舞着生机人民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现在的生机镇,公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通进每家每户。“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干净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生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卫华说,“现在,我们加固提升了灌溉水渠,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农产品展销中心,助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生机镇还探索做活乡村旅游文章,在充分调研农户意愿的基础上,盘活农村闲置用房,统一装修了150间民宿。在毕节市和七星关区支持下,生机镇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在镰刀湾村建成绝壁天渠陈列馆,落地中共毕节市委党校七星关区现场教学点(绝壁天渠)。

天渠流下了汩汩生命之源,更留下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绝壁天渠陈列馆里保留着一截残碑,那是1964年8月群众为纪念修渠人而立的,碑上“世代不忘、永远感谢”几个大字仍然清晰可见。陈列馆广场上矗立的“英雄亭”,寄托着人们对修渠英雄的崇敬之情。“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要把绝壁天渠的故事挖掘好、讲述好。”毕节市委常委、七星关区委书记李勰认为,新征程上,发扬这种战天斗地、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再远的目标也一定能实现。

今天的生机镇,传承天渠的英雄精神,乘着新时代的东风,踔厉奋发、拼搏向前。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乌蒙奇绝,群山为证。绝壁天渠流淌的不仅是滋润土地、灌溉庄稼的清冽甘泉,更是新中国农民不畏艰难、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鼓舞人们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澎湃激流。天渠开凿距今已超过一个甲子,岁月如白驹过隙,精神却历久弥新。今天的乌蒙儿女,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与全国人民一起向中国式现代化进发。

编辑

任绍文

责编

陆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