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毕节:打好法治建设“组合拳”,交人民幸福“答卷”

动静原创
1702869360
动静原创

“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个、省级283个、市级1452个。

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17个、法治教育基地104个、法治广场405个、法治长廊172个、3716个村级法治文化阵地……

这些数据只反映了毕节创新驱动法治政府建设“加速跑”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在从“线下服务”向“智慧服务”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法治建设不断彰显为民情怀,凸显服务本色,贵州省毕节市始终坚持法治护航,做到“群众在哪里,法治服务就在哪里”,并着力优化法治环境、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社会安定,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成为推动综合治理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学立法 吹响法治高质量发展“号角音”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近年来,毕节市全面深化法治毕节示范创建,以“绣花功夫”立惠民之法、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

2021年以来,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先后制定出台11部地方性法规规章,持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制度供给,以良法保障善治促进发展。

如何推动绿色发展,使毕节从省级园林绿化城市向国家园林绿化城市迈进,《毕节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应运而生。

“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怎么样”“主要问题有哪些”“老百姓呼声最高的问题是什么”,立法工作启动之初,几乎是一问三不知。列出问题清单,有针对性地到街道、社区、学校和集镇等进行专题调研,对症开方,逐一攻破。同时,赴省外学习考察,借鉴外地成功立法经验。

为深入推进民主立法,毕节市设立人大立法、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65个,组建立法咨询专家库,将法规规章草案通过网络征集、走访座谈、专家咨询等方式公开征求建议,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从“民意”中汲取立法智慧,从“民心”上制定立法内容,使立法过程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韭菜坪景区,素有“贵州屋脊”之称,隶属不同行政区域管辖。如何在不同管辖区域内实现对同一片花的共同保护?毕节市积极探索跨区域协同立法,为异地“共治”提供了毕节样本。

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与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共同立法联席机制,同步起草、同步审议、同步施行,制定出台《毕节市赫章韭菜坪景区保护条例》《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韭菜坪景区共同保护的决定》,以“一决定+两条例”的方式,破解“一山两治”难题,携手共同守护云上花海,开创了贵州省跨市州区域协同立法之先河。

监督有力 照亮权力运行“行动轨迹”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啦!”

“感谢执法人员的公正执法。”

“回复太快了,真棒……”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当来自群众的诉求转变为现实场景,那一份份“民生清单”化为“幸福答卷”时,服务的答案写在百姓的脸庞,笑嘻嘻,也乐悠悠。

2022年6月以来,毕节市作为贵州省唯一市州率先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试点。该市牢牢抓住法治政府建设主体地位,聚焦依法行政核心环节,以行政执法监督为抓手,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建强监督机构、创新监督方式、加强监督办案、严格错案问责追责,以“六个率先突破”推动行政执法提质增效。

在人员机构建设上形成了“1+1+1”监督格局。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在市县463家行政执法部门明确内部监督机构,配备监督人员561名,形成“县级执法部门+乡镇(街道)+基层司法所”的监督模式。

与此同时,率先明确“六大监督”职责任务。制定《毕节市关于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实施方案》,创新明确党内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司法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六大监督”任务,使监督职责更聚焦、方向更明确、措施更具体,推动执法监督与法治督察、法治考核、问责追责有机衔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监督体系。

在实践和探索中,打好“内外监督”组合拳。探索建立“前端防范、中端监管、末端治理”全链条监督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错案问责追责,围绕四类案件(败诉案件、被复议纠错案件、被执法监督纠错案件、负责人未出庭应诉案件)进行责任倒查,推动一案一分析、一案一整改,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精准问责行政错案330件274人,经验被全省推广。突破不敢管、不能管的现状,通过对投诉举报案件办理、执法案卷评查、复议案件审理、督察中发现的问题等,对具体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该撤销的坚决撤销,有效把行政纠纷化解在诉前,办理执法监督案件222件,办案数位列全省第一。

试点以来,有效改变了过去执法监督缺位的状况,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行政败诉率、复议纠错率实现“双下降”,人民群众对法治环境满意度逐步提升。试点工作经验被《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载推广,法治日报、新华网、贵州卫视等新闻媒体对工作经验成效进行了报道,毕节执法监督经验被省委依法治省办上报中央依法治国办参评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项目。

多措并举 激活基层治理“源头活水”

“一张清单”“二个维度”“三创示范”“五员培育”,近年来,毕节市以深化法治毕节示范为抓手,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服务新思路,探索“1235”模式创新方式,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建立清单式、项目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围绕宪法、民法典、社会治安重点工作等,着力打好指尖普法+套餐普法+阵地普法3套组合拳。目前,拍摄贵州省首部民法典普法连续短剧《法点人生》第一、二、三季,累计点击播放量突破1.7亿次,开设“民法典相伴”“生活与法”等普法栏目14个,切实解答群众关注的法律热点问题;整合基层“五员”法治资源,创作“法治山歌”“法治三句半”“顺口溜”600余首,把法治宣传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推动法治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旅景文化有机融合,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不仅如此,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统领,以激活基层自治能力为抓手,构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探索两带三治”“七人议事”“五联五化”“警务两会+十户联防”“红色物业”管理等基层自治模式,搭建服务群众的平台,促进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目前,在全市划分网格28381个,配备网格员29128名,建立9892个党小组(党支部),打造“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铁三角。

在提升基层依法治理实践中,以县域为主战场,以企业和学校为重点,以村(社区)为落脚点,按照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类打造的原则,出台“1+4”创建方案,扎实推进“三创六率六防止”工作,加快补齐基层法治短板,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2021年以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取得重大突破,基层法治基础逐步夯实。

采访手记:

是什么让毕节市在短短几年间,破茧蝶变的呢?

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毕节市紧紧围绕“打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基层示范样本的目标”,实现法治毕节创建到“示范创建”的蝶变升级,法治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公平正义理念深入人心,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2022年,成功荣获“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办案有高度、服务有温度……共同构筑起一道巍峨挺拔的精神坐标,汇聚成烛照公平正义的光芒,穿过岁月,直抵人心。

编辑

杨云婷

责编

张婷

编排

时小千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