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0日,以“媒见多彩贵州 促进心灵融通”为主题的“2025‘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周活动在贵州民族大学开营。15名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州传媒职业学院的中国学员与15名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学员齐聚一堂,通过本次活动,亲身感受贵州文化的魅力,体验产业发展的脉动,共绘中国——东盟青年友谊新篇章。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声国同志发言)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声国;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吕映红;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钟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教师武俊、阮光兴;广西民族大学教师史丹、盛宵;贵州传媒职业学院教师付露、杜昌菊;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锦康;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媒体运营总监赵珉兴。
(“媒见多彩贵州·促进心灵融通”活动开营仪式)
“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系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青少年交流品牌项目,于2021年正式启动,由贵州省教育厅出资,贵州项目高校实施。此计划每年资助至少100名共建“一带一路” 国家青年到贵州开展短期交流研学,让参与项目的青年通过交流学习,了解贵州、增进友谊,更好践行“知”与“行”的统一。
此次“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由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共同承办,以“媒见多彩贵州 促进心灵融通”为主题,秉承彰显贵州丰富的“多彩”文化系统,讲好中国故事、唱好贵州旋律的主要宗旨,将“一带一路”合作刻画进贵州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之中。本次活动主要设有“智媒赋能 协同发展”文化传播交流会、“黔货出山”直播体验课、“贵州之红”文化传播课、“贵州之蓝”蜡染作品工艺体验课及“光影连接你我他”户外影像交流课等课程。通过喜闻乐见的精品教育形式,加强“一带一路”各国年轻人的凝聚力,推进国际教育交流创新。
(贵州民族大学欧东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民族服饰展品进行介绍)
交流周的首站实践课堂设在了贵州民族大学欧东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由贵州民族大学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传承人欧东花女士携手打造,是一座融“藏品保护、学术研究、教育传承、创意孵化” 于一体的民族文化殿堂。这里珍藏的每一件服饰,都是穿越百年的“无字史书”;每一针绣线,都在讲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故事。
贵州民族大学欧东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文化博物馆内的绚丽苗服,让留学生们沉醉于贵州多彩的民族文化长廊。馆内,留学生们纷纷换上了精美的贵州苗族服饰。越南留学生阮氏青书更是对身上的苗服爱不释手:“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里的苗族服饰,特别是走起路来,头上的银帽会叮叮当当地响,声音很好听!”伴随着银饰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服饰拍摄活动火热展开,留学生们利用镜头展示着苗服之美,体验着跨越国界的文化碰撞与交融。
(越南留学生邓月娥展示身上的苗族服饰)
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贵州本地食材为核心、主打民族风情的店铺,本次学员们不仅品尝到了极具贵州风味的折耳根、香辣脆、刺梨糖以及益肝草,还体验了“黔货出山”模拟直播带货。越南留学生黎道重在品尝折耳根和香辣脆后,竖起大拇指,并连连称赞。舌尖上的贵州,让东盟青年对这片土地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在苗姑娘品牌总监赵珉兴老师及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姚静老师的专业指导下,留学生们更是感受到了贵州特色产品通过新媒体走向广阔市场的活力。
(开营仪式合影)
本次活动以文化为媒,体验为桥,搭建起了中国与东盟青年心灵相通的平台。通过此次体验,学员们感受到了贵州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与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增进了对“黔货出山”产业的理解,也深化了对中华文化多彩一元的认知。
文字:邓思锐 李承晋
图片:宋盛熙 吴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