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历时两个多月,每个周末都有比赛,平均每场吸引五万多名观众到场,热热闹闹一个夏天,日前决出了冠军。
冠军,是榕江“球星”们的最高荣誉。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当榕江足球队在全省全州赛事中载誉归来,县城群众都会自发夹道欢迎。几十年过去,曾经的冠军如今是否变了模样?记者找到了一位特别的队员,他叫孔凡君,是1984年中学生足球冠军队的队员,现在活跃在“村超”赛场的不少球员都曾是他的学生。
眼看“村超”激战正酣,当年的少年郎也忍不住技痒,约上来了一场。不过上场才半个小时,孔凡君就有些喘了。
球场边,树荫下,孔凡君和老朋友们踢完球后,你一言我一语的回忆起属于他们的“黄金年代”。曾经训练过的球场焕然一新,只是他们已经不再年轻。
“过去好多人来看我们打球,那个时候围墙上全部都站满人,树上爬满人。”
“看到‘村超’搞得那么火热,我们大家都非常激动,真的好想再上场去比一下。”
“‘村超’让我们又回想起少年时代,为足球奋斗过,不会忘记的,一辈子都不会。”
1984年是榕江县足球的高光时刻——县男女球队都拿下了州冠军。这个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记者:“重新回到这里踢球感受怎么样?”
“岁月不饶人。我47岁还扑出了一个点球。‘村超’早办十年,我也在上面。”孔凡君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孔凡君的妻子邓秋劲也和记者开起玩笑,“‘村超’现在最老的守门员是54岁,如果他去参加就是‘村超’之最了,成为56岁的守门员,明年我给他报名。”
孔凡君和邓秋劲分别是那一年男女足的冠军,因为足球结缘,也结成了夫妻。褪去光环,这些冠军们只是榕江热爱足球的普通一员,后来从事的职业大多也和足球无关。反倒是孔凡君成为了榕江一中的足球教练。
“切下来,往内切,手型又错了,我说的是这样倒下来。”
不同于平日的不善言辞,场上的孔凡君很严厉也很兴奋。每天下午4点,榕江一中的足球队都会准时训练,今年孩子们参加了“村超”后,孔凡君主动回到了训练场给他们开小课。这些年,年轻老师成长起来,他也渐渐退居幕后,但是只要需要,他总会出现在球场。
孔凡君告诉记者,年轻时他的防线是身后的球门,后来则是校队的娃娃。球龄50年,教龄33年,足球和学生,陪伴了他大半辈子。
现在榕江一中的主教练名叫赖洪静,他也曾经是孔凡君的学生。“我在榕江一中读书的时候,就是孔老师一直带着我做足球运动。又是师傅又是朋友。他经验非常足,所以现在在比赛、训练,也给我们提供很多指导意见,默默支持我们。”赖洪静告诉记者。
1997年,孔凡君第一次带队,就拿下了省级第二名的成绩。这也是学校至今最好纪录。虽然荣誉不少,但在他的办公室,几乎看不到奖牌、奖杯。孔凡君却专门做了一面学生到各地比赛的照片墙,手机里也有一个和学生们的专属相册。
记者:“您带过踢球很好的学生有多少?”
“现在大概有三四十个在各个村里打主力,其实一个人能够选择自己热爱的项目作为工作,那是比较幸运的。我这一辈子唯一无悔的就是选择教书,只要还能动,都想把自己的一些足球经验传递下去。”说这句话时,孔凡君没有一点迟疑。
两个月来,为了腾位置给更多外来旅客,夫妻俩几十场比赛都是在家里观看的。当人潮退去,孔凡君夫妇也会去“村超”现场重温当年踢球的悸动。
没有比赛的村超球场和普通球场并无两样,但是记者还是发现踢了几次点球后的孔凡君异常兴奋。当了39年守门员的孔凡君,很少有射门的机会。属于他的黄金年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是对于足球的热爱在这里却从未远离。
“在这个球场上踢球,以前我比赛一帧一帧的画面就在我眼前,这个球场就是我的,现在我脑子里全都是观众为我加油,非常开心。在我心里,只要心里有足球,永远都是快乐的!”孔凡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