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我在“逛吃贵州”的专栏里聊到过竹荪,最近读书,又发现了不少材料,索性略作补充。
不单贵州,邻省四川,也产竹荪,晚清民国时,徐心余著《蜀游闻见录》,有一条叫做“竹参”,这是竹荪的另外一个别名。
徐心余说,在四川古蔺县出产的竹荪,每到夏季的五六月份,就是它生长极盛的时期,形象与野生菌接近,性质也跟野生菌相似。盛夏季节,暴雨过后,生长尤其迅速。在本地销售,一两卖二百铜钱,运到省城就要高出五六倍的价钱。据说,北京的竹荪售价能达到每斤五十两银子,是宴会上的珍品之一,入口又脆又鲜,煮在浓鸡汤里,鲜美无比。四川人的宴会上,如果不是特别高档的燕窝席,就很难见到竹荪,竹荪的贵重可想而知。
徐先生的记载,倒是实情。竹荪在古代就被视为“宫廷贡品”,到了近现代,也是国宴名菜的食材,有人称之为“菌中皇后”,不算过誉。
目前能看到的文献里,唐代有一本笔记《酉阳杂俎》,算是比较早记录竹荪的书。
书里有两处提到竹荪,一处说这种生长在竹林下的东西,长大概有八寸,头盖像鸡头实,也就是平时说的芡实,黑色,柄就像莲藕的柄,里面是中空的,皮质洁白,根下呈微红色。此外,《酉阳杂俎》还把竹荪叫做竹肉,说是它生长在江淮一带的竹节上,样子像弹丸,味道像鸡肉。
你要是熟悉竹荪的习性就会明白,《酉阳杂俎》里所写的,应该不是竹荪,而是所谓的竹荪蛋,也就是刚刚长出来的竹荪菌蕾,样子像鸡蛋,所以被老百姓喊作“竹荪蛋”。毫无疑问,还属于幼态的竹荪蛋,是更难得的一种食材,吃起来也更爽脆。
竹荪其实在世界上的不少地区都有分布,但只在中国有食用的记录。它还有个名字叫做臭角菌,香臭的“臭”,牛角的“角”,食用菌的“菌”。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子实体,也就是菌类产生孢子的地方,顶部会有腐臭味,可以吸引一些昆虫停留,有利于孢子传播。
发现这一秘密的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一八三二年,他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跟竹荪同科的鬼笔属真菌,于是详细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结论。
达尔文写道,这种真菌一到秋天就散发出令人厌恶的气味,可是,昆虫学家却知道,英国的几种甲虫感到这种气味是一种美好的芬芳,于是,间接地达到了传播孢子的目的。
清人著述里,也提及竹荪的烹饪方式,跟现在的做法区别不大,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高汤,但也指出,即使跟别的东西一起煨煮,重点也是要选择嫩豆腐、玉兰片之类白色的食材,不适合夹杂其他东西。
只不过,普通老百姓吃竹荪,倒也未必多当回事,该煲汤就煲汤,该炖煮就炖煮。我有一个简单的概括,那就是,泡发竹荪之后,只要拿来搭配炖得足够浓厚的鸡汤、骨头汤,基本上不会失手。原因是,跟大多数竹荪的同类野生蘑菇一样,它们的体内,都富含谷氨酸。
晒干的竹荪,已经没有看头了。刚刚长出来的竹荪,才称得上是鲜明而出众。在《菌中毒》一书里,是这样描写的,“云南的竹荪形态最为妖娆,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犹如蕾丝一般的网状裙子从菌盖向下铺开,是森林里的精灵,真菌世界里的花朵”。
野生竹荪的娇贵性情,也像是精灵一样,带着某种稍纵即逝的神秘。在人工栽培尚未成功之前,采摘竹荪的难点之一,就是时间的把控,你要知道,它的生长速度极快,清晨时才冒出土面,打开菌幕,到了中午就能成熟,然后,就迅速的腐烂掉了。
竹荪,的确像是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