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黔西市化屋村:一针一线绣幸福

1714966200
积分商场

走进贵州省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村民王代珍家中,各式各样的苗绣服装挂满了整个房间,王代珍正娴熟操作着机器赶制服装。

化屋村在开展苗绣技能现场教学

王代珍之所以能告别背井离乡,在自己家里建起微工厂,发展传统苗绣,靠的正是依托苗绣车间,推广的“绣娘”培训计划。

“收益还是可以的,在家就改变了经济情况,也可以照顾孩子,照顾老人,挺好的。”说起苗绣带来的变化,王代珍深有感触。

苗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它承载着苗族同胞深厚的文化内涵。

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点苗绣车间  范晖  摄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黔西市化屋苗绣车间调研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三年多来,黔西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大力开展“绣娘”培训计划,带动村里绣娘实现稳定就业。

“我们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能提升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500余人次,带动了110余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创业,”黔西市人社局工作人员李腥说。

“在人社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当时我便决定要做一些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苗绣产品,把我们的苗绣产业发展起来,带动更多的人既能传承苗绣技艺,又能就业增收。”苗绣车间负责人杨文丽说。

绣娘赵群说:“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而且还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和老人,通过一针一线,真正绣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地处乌江上游六冲河河畔的化屋村,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苗族村寨,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然而,过去由于群山阻隔、产业缺乏而陷入深度贫困,化屋苗绣也是“藏在深闺人未知”。三年来,化屋村通过“苗绣培训”计划,许多过去不愿意干苗绣这门活计的年轻人纷纷返乡,重新“吃”起了手艺饭。

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车间,村民直播苗绣蜡染产品。史开心摄

如今,化屋村依托苗绣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创新性转化工作。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越来越多的“绣娘”脱颖而出,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绣出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苗绣作品,实现了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华丽转身,苗绣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之一,2023年,仅靠苗绣就带动当地群众增收300余万元,真正将指尖技艺转化成了指尖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我们将守正创新,开发更多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年年绣新衣服,年年有新花样。同时,持续开拓好市场,扩大我们品牌知名度,带动越来越多的绣娘增收致富。”杨文丽说。

“我们将围绕‘打造一个品牌、培育一批巧匠、建立一个基地、开发一批产品、设置一个示范展区、畅销N个销售平台’的发展思路,采取‘龙头公司+小微企业+合作社+绣娘’的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的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创业,让古老苗绣‘绣’出幸福美好新生活,让我们的传统技艺走进千家万户。”李腥说。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陆勇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