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贵安: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贵阳网·甲秀新闻
1751525760

“贵阳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平台”“贵阳生态治理展新貌”“生态×航空 6月5日来龙洞堡开启绿色飞行旅程”……过去一年,贵阳市一系列与生态相关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频频出现,不仅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还持续登上热搜榜。“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诗意生活成为贵阳市民的日常,彰显着贵阳贵安在生态领域的独特魅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近年来,贵阳贵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围绕“一城一战一整改”,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大攻坚战,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色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底色。

贵阳金融城 徐其飞

制度护航:织密生态文明法治网络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一直以来,贵阳市将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织密生态文明法治网络。

2007年,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在红枫湖畔成立,用司法力量守护贵阳“水缸”,开启环境公益诉讼的先河。

2013年,《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从政策层面筑牢了生态文明根基。

相继修订、制定《贵阳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不断补充完善生态文明法规、规章。

先后出台《贵阳贵安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贵阳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实施办法》《贵阳贵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重要文件。

集中挂牌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态保护审判庭、贵阳市人民检察院生态保护检察局、贵阳市公安局生态保护分局,在全国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司法体系。

2024年3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阳市地表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将贵阳市河湖名录的107条河流、国控省控断面以及饮用水水源地支流等环境敏感河流纳入水质考核。

生态美景离不开绿色制度的保驾护航。

“全国首家”“国内首部”“全国率先”……贵阳贵安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完善“两山”双向转换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执法体系、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逐渐建立起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越织越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夯实了保护绿水青山、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也让用制度文明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逐渐成为贵阳贵安人民的共识。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森林覆盖率从43.2%提升至55.3%,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从95.8%提升至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近5年均保持在98.9%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平台,生态优势已成为贵阳最大的发展优势,“爽爽贵阳”城市品牌越擦越亮。

太平路开街 

攻坚破题:五大攻坚战擦亮生态底色

“贯城河复涌了!”2024年1月,贵阳贯城河云岩段揭盖复涌,这条曾因污染被盖板覆盖的河流重焕生机。

2019年,贵阳市在贯城河上游就近建成贵医、六广门再生水厂,大力完善污水管网基础设施,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等方式出清水、收污水,开展清污分流治理。

2021年,贯城河水质稳定达到IV类及以上标准。

2023年,云岩区围绕“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大力推进“一河一道一片”项目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人文内涵,让贯城河不仅有了生态之美,更增添了文化韵味,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这是难忘的一天,贯城河承载着太多贵阳人的记忆,大家都希望它能焕发昔日的风采,很高兴能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贯城河揭盖复涌仪式当天,市民李婷说。

贯城河复涌,是贵阳贵安近年来以“五大攻坚战”破解生态难题的缩影。

2024年,贵阳贵安大力推进“生态立市”战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制定印发《贵阳市细颗粒物(PM2.5)治理攻坚方案(2024-2025)》,完成国控站点5公里范围内潜在大气污染源清单及分布地图编制,针对性开展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管控,实施文明祭祀等。

在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持续推进南明河、麦架河流域水质提升,巩固30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完成2024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完成阿哈湖区域生态缓冲带划定,持续推进“三磷”问题整改。

在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建立覆盖市区两级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严守土壤安全红线。针对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做到供应前必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在打好固废治理战方面,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成各行业领域“无废细胞”建设283个。出台贵阳市汽修、医疗行业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建立相应工作体系并开展相关工作。此外,还完成省、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开展尾矿库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对发现的环境隐患全部完成整改。

在打好乡村环境整治战方面,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19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省下达的7条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市级治水5套设施提升改造任务。

如今的贵阳贵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越。


逐绿而行:生态优势激活发展动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贵阳贵安突出抓指标体系、抓责任落实、抓绿色生产、抓绿色生活、抓绿色消费、抓绿色文明的“六抓”举措,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示范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绿色生产方面,突出抓好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和绿色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0家、绿色供应链企业6家、绿色工业园区9个。

在绿色消费方面,围绕“衣、食、住、行、用、游”全环节,激发绿色消费活力,一批绿色智慧商圈、绿色农贸市场试点建设投入使用,开展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居“换新”,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居换新销售额134亿元。

在绿色生活方面,建成各类公园1025个,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带动“路边音乐会”“贵阳马拉松”等现象级IP“出圈”;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99.9%,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9%,智慧交通体系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在绿色文明方面,通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生态日、“美丽贵阳·山水林城”、节水节能、低碳办公等一系列活动,让绿色文明理念逐步成为大众内化于心的认识和外化于行的行动。

过去一年,贵阳贵安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再添新绩。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获评“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红枫湖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累计创建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

如今的贵阳,生态美与产业兴同频共振,经济“含绿量”越来越高。2024年,绿色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2%。

今年7月5日至6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举办,本届论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与力量,共同探讨绿色转型新路径。

贵阳作为论坛的发起者和举办地,不仅是重要推动者,更是重要受益者。届时,贵阳贵安将借此契机,主办“AI+绿色发展”和“国际友好城市绿色发展和产业合作”两个主题论坛,分享绿色发展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记者 庭静/文 徐其飞/图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