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千年梦想 决胜今朝 | 改变!兴义则戎乡的老百姓让石头开出了花

动静原创
1619093040
积分商场
由省委宣传部、贵州广播电视局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承制的贵州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千年梦想 决胜今朝》于4月22日起在贵州卫视央视《新闻联播》后播出,动静APP同步直播,今天播出第一集《千秋愿景》。

英雄不独在生机,在同样被喀斯特贫困所笼罩的则戎乡,英雄们让石头开出了花。

上个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前夜,则戎人还在靠国家救济粮、救济款过日子。

兴义市则戎乡原党委书记刁大富说:“我们这里土少石多,吃饭不够吃,为了生存,我们就重新开辟一个方式造田,先取土,后炸石,一定要把泥土当成黄金那样拿起来,再炸石头。”

1975年3月,在则戎公社党委的带领下,冷洞村人开始向石头宣战。“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石山上的乱石被炸平,石缝里的土被一点点抠出来,垫成田土,一块只能种20棵苞谷的石旮旯被改成了4分田地。

兴义市则戎乡原党委书记刁大富说:“因地制宜,我们搞出了效果了,后来我们那块地大概收了700多斤粮食,因为得到了甜头,使农民得了实惠,是政策对路。”

炸石造田的成果,鼓舞着不甘贫穷的人们,冷洞村的经验迅速在整个则戎得到推广,人们不顾危险,奋战在山岭之上,涌现出了“八大金刚”“千锤姑娘”这样的造田英雄。

则戎乡冷洞村造田英雄“千锤姑娘” 李仕琴说:“我们十多个女的可以抬石头,样样都行。‘千锤姑娘’是和男生比赛打大锤得的。打石头的时候,手上是会起泡,有一回打石头,我这颗牙齿就是打石头的时候打掉的。”

人与石头的较量,不靠一蹴而就的热情,而是日久年深的坚韧,一年、两年,冷洞村人终于吃上了饱饭;5年、10年、先后20多年的坚持不懈,终于换来了3000多亩良田。

饥饿的记忆逐渐远去,冷洞村的挑战却一直在持续。

2010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整整持续了265天,冷洞村的2000多亩金银花,正在焦渴中挣扎。

则戎乡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说:“当时老百姓非常地着急,就找到我说,支书啊,你还是想办法救救金银花吧。”

面对渐渐枯萎的金银花,村支书朱昌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日思夜想,集思广益,终于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则戎乡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说:“就用矿泉水瓶装起水,在底部打一个小孔来控制水量让它放在这个根部,一天只要有1公斤水,就能够解决两天的用水量,这个效果非常好。金银花30天以后就能逐步地返青。”

冷洞村的田地里,出现了神奇的一幕,10多万个矿泉水瓶挂在金银花树丛中,枯萎的叶片渐渐舒展,生机重返田间。

则戎乡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说:“我的前任书记刁大富同志,为了解决我们老百姓吃饭的问题,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炸石造地。到我这届的时候,我就带领我们老百姓栽种金银花,治理石漠化,搞林下经济种铁皮石斛。我们的村干部是一届接着一届干,我们的老百姓是一代接着一代干。 ”

2016年,冷洞村正式脱贫出列,2019年,冷洞村实现了贫困户“清零”。

冷洞村脱贫户黄华林说:“我们则戎人的精神是不怕苦不怕累的,我们家就是靠一个劳动力,就是靠的是这种精神,经历5年时间,到2019年就脱贫了。”

则戎人自强不息、排除万难的精神,彰显着喀斯特贫困地区战胜贫困的希望和未来。

记者

徐晨晰

编辑

徐晨晰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