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航天电器:借力大数据 “智”造飞天探月麻花针

动静原创
1623713280
积分商场

“麻花针”是航天器的核心部件,广泛用于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等航空航天领域,而这项核心部件就来自于贵州“航天电器”。随着贵州大数据的发展,航天电器将大数据信息化运用于产品生产和检测,企业从“制”造走向“智”造。那细如发丝的“麻花针”是怎么“百炼成针”的呢?

形似麻花辫、细如头发丝。在贵州贵阳,每天有二三十万根麻花针在这家工厂的智能化车间里“诞生”。可别小看了这些麻花针,它是由10股铜合金丝绞制而成,是高端电子元器件上主要的连接器配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神舟飞船里有它,探月工程里有它,中国空间站、北斗卫星、载人潜水器、国产大飞机……许多重大的国家工程上,都离不开这项“贵州制造”。

麻花针到底有多细,记者当场拔下了一根头发,放到显微镜下进行对比。

贵州航天电器接触件车间主任雷广宇说:“这个是直径0.4mm的麻花针,这个是直径0.2mm的麻花针,黑色的是我们的头发丝。这样相比起来,基本上直径0.2mm麻花针和头发丝相差不大。”

贵州航天电器接触件车间主任 雷广宇

从无到有,打破垄断,只是百炼成“针”的第一步。麻花针如此精细的制作工艺,在过去主要靠人工生产,效率不高,如今却通过大数据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这台由企业自主研发的一体机,集成了麻花针生产所需的4道大工序,每小时能生产600件产品,生产效率提升近9倍。

不仅如此,麻花针的每一道工序都实现了云上传,每一针的松紧度也实时上线。工匠标准,被固化到每一根麻花针上,根根精制。

数字化的背后,是产品实力的同步提升。这是航天电器的试验检测中心,这里一年要进行十几万次的模拟试验。

这是一场低气压放电试验。工作人员将连接器放置试验舱中,测试产品在高空运行时的工作状态。

贵州航天电器质量管理部试验中心高级工程师梁寿康介绍:“1.33×10的负3次方相当于12万米的高空,我们这个耐压值2500伏还是能满足要求的。”

贵州航天电器质量管理部试验中心高级工程师 梁寿康

麻花针所接受的极端试验,还包括极低温储存、热真空、快温变、雷击等试验,为的就是满足国家航空、航天等事业的极端环境需求。

“现在我们从自主研发到颠覆性创新,越来越体会到在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研究上,要持续加大投入。所以我们每年销售收入8%作为研发投入 ,8%作为技术改造投入。”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宇说。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振宇

秉承“工匠精神”,让“麻花针”更精更尖;而实现“智能制造”、目光紧盯未来,将让更多的“贵州制造”奔赴“星辰大海”。

编辑

张僡

责编

苏畅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