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接着蹭《风味原产地·贵阳》的热度,说说老街陋巷里“其乐融融的混乱”与美食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26487260
积分商场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逛吃贵州丨看过《风味原产地·贵阳》,探店一家提及的肠旺面店,记下观后与吃后感

上一期专栏写到,看了《风味原产地·贵阳》放出来的前六集后,时隔十几年,特地去探了也许是全市最传承有序的程肠旺。居然还真的有些惊喜,别的不说,其血旺料理就确有过人处——生血入沸水,火候掌握有讲究,可老可嫩,尤其是揭血旺,仅外皮烫熟薄薄一层,入口即化,借用韩国美食纪录片《街头美食斗士》里白钟元的口头禅,忍不住得赞一句,“这是艺术”。

然而,艺术有时也得给效率让位。

我猜想,眼下多数肠旺面馆提供的血旺事先已基本汆熟,大概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出面的速度。肠旺面的浇头或添头,大肠、卤豆腐干、脆哨、辣子鸡乃至各种鸡杂,皆为早早预备好的熟食,唯独面条、豆芽和血旺须现煮现烫,而这三者,都可下沸水即起,速度飞快,生意再火爆,也能供应得上,如果提供老旺、嫩旺、揭皮旺三种选择,不免影响出面,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就不划算了。

肠旺面

《风味原产地·贵阳》第三集讲到酸粉,看完大有收获。“风味”拍摄的特点之一,是颇具科普性,身为贵阳人,不看还真不知道,原来酸粉的制作过程如此讲究,其发酵过程须用到循环使用的泡米水,且米浆在排出水分时,还得二次发酵,这才是其别致酸味的来源。

加上“风味”摄制组使用的高级微拍设备,纤毫毕现地记录下发酵过程,叫人增长知识之余,还能大饱眼福。更令我多少有些怀疑,如今市面上有的所谓酸粉,不但酸度欠奉,甚至还紧致结实,完全没有酸粉该有的质地,倒像是制作不精的普通米粉,既不弹牙,也不吸味,两头不搭,搞不好就是发酵过程偷工减料所致。

酸粉

这是大实话,以酸粉为原材料的贵阳早餐“大哥大”素粉,分辨高下的标准之一,即所用酸粉正宗不正宗。这周正好有朋友自北京来,见面就撂下话来,说是刚刚看过《风味原产地·贵阳》,最好能带着去一一觅食。

豆腐圆子

臭豆腐

于是走街串巷,先到指月街吃素粉,然后是蔡家街的肠旺面,民生路的破酥包、五香花生米,下护国路的豆腐圆子、冰粉和水豆腐,最后以甲秀楼对面的丝娃娃、洋芋粑、烤小瓜、臭豆腐收尾,基本上算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尝过了本城有代表性的小吃。

丝娃娃

而选择这条路线,还有个缘由,是觉得这几处及其周边的文笔街、电台街、民生路、省府路、观水巷、西湖路,顺带也能一并游览,倒不是一定要逛什么景点,单单看下农贸市场、陋巷人家、马路菜场和路边小店,感受一下自我少儿时迄今三四十年变化不大的老贵阳风貌,就非常值得,且绝对是普通游客难得的体验。

话说上一篇专栏文章在动静APP刊发后,转到朋友圈里,一位中学同学留言说:“我仔细看了每一集,这个导演跟贵阳有仇,所有的景色都显得贵阳陈旧、落后,一点也不像省会城市。”

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再联想到自己带朋友穿行的几处地方,无一不是“陈旧、落后”,似乎本人亦难免为贵阳“抹黑”的责难。倒是想起一本值得推荐的书来,即简·雅各布斯所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出版于1961年,却至今仍不过时,犹为世界上很多城市规划专业院系指定为必读的典范著作。简单点说,雅各布斯绝不认为现代城市就得拆除所有的老旧院落和狭密街道,代之以新建的高楼大厦、宽阔大路,在她看来,好的生机蓬勃的城市,在形态上有四个要点——用途要混杂,街区(街廊)要小,不同年龄建筑物要并存,密度要够高。

作者在书中写到,“在推崇区划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会“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她提出所谓“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混乱”。

说得在理,喜欢在烟火气弥漫的老城市中寻找美食的人们,爱的不就是这“其乐融融的混乱”么?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苏畅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