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县为切实巩固现有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做强红薯产业等方式,促进就业,为群众持续增收提供保障,实现贫困人口真正脱贫,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思南县塘头镇芭蕉大坝上,不少人在基地里忙碌着,为红薯移栽做准备。
红薯作为贵州省的传统农作物,在思南县种植历史悠久,但是没有形成规模,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思南县通过引进龙头公司,把红薯打造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告诉记者:“红薯种植方便,技术要求低,除去种植成本,一亩能给农户带来至少2500元纯收益。去年公司签订红薯种植合同面积约4.5万亩,收购12万吨红薯,收购资金将达1.3亿元,覆盖近2万户农户。”
在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部主任罗梅正在指导大家如何规范包装产品。罗梅过去和丈夫在广东打工,每人每月工资3000多元,收入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吃穿用度。2018年回家探亲老家正在建红薯加工厂,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留了下来。
罗梅说:“在外面打工,回家路程远、成本高,也不方便照顾老人,刚好公司刚成立,我就留了下来。现在好了,每天骑摩托车上班只要10分钟,每月基本工资加提成有5000多元,再也不想出去了。”
公司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能人大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红薯基地带动、产品加工增值、销售市场拓展、利润反馈农民的产业循环链,从红薯种选育、种植、淀粉加工、生产粉丝(条、饼)、产品开发、销售、薯渣烘干利用等全产业链。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介绍道:“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接下来,公司将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立足特色,打造品牌,改扩建加工厂房,新建产品生产线,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公司规模,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积极履行企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使我们的产业真正成为群众的‘摇钱树’和‘定心丸’。”